近群众,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体育生活的新要求新需求,建立健全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加强“两馆一站”建设,改造修缮文化馆及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争取使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更加规范化运行,同时抓好乡(镇)基层服务网点建设,积极开展全民读书月、流动图书、展览、讲座等系列活动。发挥好文化馆辐射农村、社区的功能作用,切实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开展艺术扶贫活动,组织创作一批优秀的群众性文艺作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真完成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好将有价值的文物进行修缮、保护、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处各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抓好农村电影“2131”工程和电影放映下乡工作,达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要求,从而解决群众“看戏难”的问题。
(四)创新思路,促进竞技体育工作上新台阶。
要认真总结经验,创新思路,突出重点,走精兵之路,立足现有条件,优化项目结构和布局,争取在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游泳比赛项目中完成夺金任务。继续贯彻“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原则,建立培养尖子运动员的科学训练体系,力争在继承和发展方面突破。着力抓好业余少体校、省市级布训网点建设。坚持体教结合路子,把体育传统项目布点学校办成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乐园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加大投入,完善体育业余训练机制,落实好体育运动员、体育教练员奖金奖励办法等激励机制,鼓励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善于打破常规、改变惯性思维,科学谋划,大胆尝试,加快业余少体校、省市级布训网点建设步伐,配齐配强教练员队伍,扩大业余训练规模,不断提高科学训练水平,畅通输送渠道,完善输送工作,为我县竞技体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上级部门培养输送更多的体育后备人才。
(五)着力打造健康、有序、发展的文化市场。
围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主题,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注重强化管理、强化责任,做到守土有责。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文化娱乐场所、网吧、电子游戏、音像市场、印刷企业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好公共娱乐场所整治工作和网吧、电子游戏专项整治,加大明查暗访和巡查力度,深化对网吧从业人员的教育管理,提高网吧经营者的素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扎实开展“扫黄打非”行动,严厉封堵查缴违禁出版物。全过程对营业性演出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我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六)全面加强机关建设和队伍建设。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提升工作效能,规范办事程序,搞好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加大各类文化体育人才培养力度,造就一支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和文化体育人才队伍。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深入学习胡总书记“9.29”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加大调查研究力度,提高文化体育系统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全县文化体育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纪委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完善反腐倡廉机制,认真贯彻实施《党员干部廉政准则》,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文化体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进一步调整充实队伍,积极探索加强管理的途径和方法,认真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业务能力,使其在组织、引导人民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鼓干劲、促和谐,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