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不足和差距。一是是对文化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方面还不平衡,思想意识还没有完全到位。二是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设施、设备简陋,活动单调,缺乏吸引力。三是文化体育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够,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四是竞技体育项目后劲不足,民族体育活动没有形成制度,和其它县(区)相比,差距较大。五是文艺演出团队运作困难,经费不足,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给打造“文化、风情茶乡、普洱茶都”品牌要求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对此,我们将进一步认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进一步正视成绩与不足,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进我县“文化”建设,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二、全力推进2010年文化体育事业创新发展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谋划“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规划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县文体系统干部职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发挥文化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认清形势、规划长远,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振奋精神、团结一心、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推进我县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步。以奉献社会、服务大众为己任,认真扎实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坚持以为民、惠民为宗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结合中心工作和节点,举办有一定影响的大中型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等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认真组织参加5月份在普洱市举办的第三届民族文化艺术节和第二届云南省新农村文艺汇演。组团参加在景谷举行的民族运动会。参与筹备云南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等工作。协助拍摄,力争把反映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纪实文学作品《我们的太阳》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此项影视作品已经与北京清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了拍摄协议,影视剧名称“誓言”(暂定名)。围绕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日”的设立,广泛传播“科学、快乐”的健身理念,组织有规模、有影响、有效益的大型群众体育活动及赛事。全力办好县级各项文化体育比赛。指导行业、部门和单项体育协会开展经常性、小型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促进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经常化、生活化、制度化,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夯实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要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形成多元筹资方式,加大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投入力度。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农民欢迎、讲求实效”的原则,组织实施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继续推进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建设。争取上级部门及当地政府的支持,继续实施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目前,省、市体育局正在制定实施意见,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农民体育健身场地设施“村村有”,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着力改善农村文化体育场地设施滞后的状况。同时,用好上级的鼓励政策,在项目规划、工程质量等方面加强指导与管理,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重视和加强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建设,在资金、设备、业务上给予扶持。完善服务网络,坚持面向大众,服务人民,有效发挥基层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设备作用,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三)切实提升公益文化事业单位服务水平。
注重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