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1.全民健身活动再掀高潮。
(1)全县有老年体协、武术、门球、花鸟、体操等13个单项体育协会。下设28个分会(站、组),共有会员1100余人。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227人,其中:国家一级1人、国家二级24人、国家三级202人。自1990年以来,我县一直保持着“全国体育先进县”的荣誉称号。
(2)健身活动丰富多彩,体育人口逐年扩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健身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全民健身热潮空前高涨,健身人口逐年扩大。近几年来,我局组织的全民健身运动会50余次,参与人数上千人,基本做到了月月有赛事,天天有活动的要求。每年所开展县级的比赛项目有篮球、门球、气排球、网球、陀螺、民族健身操、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等。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队参加市级的各种项目比赛,均获得了奖项。本着“组织主体多元化、内容形式多样化、参与人员全民化、时间安排常年化”的要求,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健身意识,增进了友谊,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截止底,我县全民健身人口达到40%。同时,筹措资金28万元,对我县两块网球场进行了封顶。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我县1块陀螺场进行了封顶。
(3)老年体育蒸蒸日上,健身网络不断健全。各单项老年体育协会在县老年人体育协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得到了飞速发展,经常组织开展门球、象棋、气排球等一系列老年比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在茶源广场、运动中心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健身锻炼,活动经常,影响面大,有不少中年男女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之中,健身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2.体育竞技水平日益提高。
我县有省级布训网点1个(县直属小学的游泳训练网点),并承担着代表普洱市参加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夺金任务。市级布训网点2个(镇第二中学的田径训练网点和镇第一小学的体操训练网点)。两所市布网点连续6年均被市体育局、市教育局考评为一等奖。为国家队、省队输送了王群策、钟焕娣、乔光学、汪秋玲等13名优秀运动员。近几年来,共向省体校输送游泳运动员2名,向省体工队输送游泳运动员2名,向市体育中学输送了50余名优秀运动员。在历年来参加的各项目比赛中,获得国家级金牌1枚,银牌1枚,铜牌1枚;省级金牌12枚,银牌11枚,铜牌10枚;市级金牌19枚,银牌17枚,铜牌18枚,成绩喜人,同时为茶乡人民赢得了荣誉。
3.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整合资源,新建了17个行政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配备标准篮球架17付,乒乓球桌34付,现已投入使用,群众反映效果好。
各位领导、同志们,近五年来的文化体育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是做好全县文化体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增强大局意识服务中心工作是做好文化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强化素质,提高群众性、竞技性水平是做好文化体育工作的基本职责;开拓创新是做好文化体育工作的必由之路;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来创建实绩,是做好文化体育工作的根本目的。近五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关心重视的结果,是全县文化体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文化体育局向县委、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县文化体育工作还存在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