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基层文化工作暨体育工作会议,旨在贯彻省、市文化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五年来全县文化体育工作,研究部署2010年全县文化体育工作任务。在此,我谨代表县文化体育局向出席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奋斗在文化体育工作第一线的各位同仁表示诚挚的问候!
下面,我就近五年来全县文化体育工作作简要总结,并对2010年工作作个安排。
一、近五年文化体育工作回顾
近五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县文化体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按照全县实施“旅游文化活县”战略的要求,以着力打造“文化、风情茶乡、普洱茶都”品牌为目标,切实转变观念,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有力促进了全县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业务学习扎实有效
文化体育工作点多面广,任务十分繁重,职工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我局积极组织职工强化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近几年来,机关及下属单位坚持每周安排进行政治、业务学习,依照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选择学习重点,学以致用,解决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通过抓培训、抓学习,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逐渐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同时,在政府信息网站公开完善了服务承诺书、机构设置、工作职责、公开指南、办事流程和政策法规、计划总结、工作动态及政务公开等信息;承办人大议案、政协提案20余件,办结率达100%。
(二)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1.馆(站)阵地活动“窗口”有效发挥。
文化馆、文化站利用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坚持办好馆(站)内板报、墙报、橱窗、图书报刊阅览、棋类活动、标语粘贴、文艺演出等宣传活动。文化馆继续举办舞蹈、少儿钢琴、电子琴、葫芦丝、萨克斯等培训班,举办橱窗展览50余期;面向企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积极开展业余文艺辅导演出活动,辅导业余演出队60余支,辅导演出节目300余个。
2.群众文化百花齐放。
(1)艺术精品迭出。近五年来,音乐创作作品600余首,其中:茶歌、酒歌200余首,收编民族风情歌曲100余首,歌曲300余首。特别是《马帮情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唱。出版了cd音乐专辑《风情老普洱歌曲选》1碟和出刊《民族礼仪歌曲集》1本。舞蹈作品100余个,所编排的舞蹈《彝山欢歌》、《茶恋》、《古道赶马人》等舞蹈作品均获得大小奖项。文学、论文作品200余篇,均在省、市、县级以上刊物发表。器乐作品100余支,《咪土豪些米么多》、《顺江边》、《哈尼情歌》、《啊腊达世》等作品在市级民族民间才艺大赛中均获得奖项。技艺展示作品剪纸技艺《孔雀开屏》在历届民族民间才艺大赛中获优秀奖。
(2)群众文化丰富多彩。一是文化下乡常抓常新。为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局精心组织“文化下乡”文艺演出30余场。二是广场文化和节日活动形式多样,具有特色。自推广广场文化以来,我局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其中广场文化占10%。参与人数达上千余人次,对全县各舞蹈、体育协会进行民族健身操培训,已完成哈尼族、彝族、拉祜族舞的培训,培训活动规模较大、规格质量较高,舞蹈、音乐主题鲜明,富有感召力,回味无穷,社会反响良好。尤其是通过广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