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与民生密切相关,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保障民生是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特别是在我省这样一个贫困面大、经济不发达、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社会救助和灾害救助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民生问题尤其是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更加显得重要。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解决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始终作为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归宿,进一步提高各类民政对象的保障水平,适度扩大民政服务的覆盖范围,使民政对象和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今年,省政府将解决和巩固6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继续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全面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加强养老服务事业、加快推进殡葬改革、认真落实防震减灾10大能力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和灾害应急机制建设和抓好姚安“7•9”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等八项事关民生改善和保障并涉及民政职能的工作列入了全省重点督查的20项重要工作内容。当前,我们民政部门就是要按照民政部的要求和曹副省长的讲话精神,狠抓列入省政府重点督查工作内容的各项民政工作的落实,把保障基本民生作为社会保障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改善民生与促进增长、维护稳定紧密结合,着重解决好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和优抚群体“三个群体”的实际困难。一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发挥保障民生的“兜底”作用。今年,城市低保对象要达到90万人,农村低保对象要达到360万人。二是做好社会福利工作,加快各类福利设施建设,提高孤老、孤残、孤儿等特殊群体的保障水平。今年要新建、改扩建50所农村敬老院和30个城市国办养老服务机构,新增30个民办养老机构,建设300个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完成10个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和6个精神病院建设。三是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切实维护优抚安置对象的合法权益,有力支持和巩固国防建设。今年要彻底解决2241户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问题。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尚未出台优抚医疗保障配套政策的州(市)、县(区)要抓紧时间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办法;省厅将适时召开全省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现场会议,积极推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四是做好各项社会事务工作,积极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社会公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全面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力争实现社区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辖区人口总数的5%;建设156个城市社区服务设施、225个乡(镇)为民服务站和村级老年活动室;以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为契机,重点培育和扶持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类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社会组织,不断增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功能;加强殡葬设施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新建和改扩建12个殡仪馆,新建1286个农村公益性公墓,对特殊困难群体实施死亡火化补助,力争火化率达到20%;积极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全面完成云南省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地名公共服务;实现州(市)、县级婚姻登记网络化管理,进一步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力争实现我省70%的县级婚姻登记机关达到规范化标准。
三、强化素质,狠抓作风建设
去年以来,民政部、省委、省政府领导充分肯定了我省民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民政干部也多次受到表扬。其中,秦光荣省长更是用“一年到头不休息,一天到晚忙工作”高度评价了民政干部。但是,在一些民政干部身上仍然存在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不足、作风不深入、业务不精湛、抓落实不力、项目跟踪问效的力度不够等问题。为进一步解决好这些问题,切实打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