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心,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比如,经济发展落后村,可以脱贫致富为主题;相对富裕村,可以建设全面小康村为主题;矛盾多、维稳任务重的街道社区,可以创建平安和谐社区为主题。全国37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如果都有具体的争创主题,就能形成科学发展主题突出、整个活动百花齐放、每个单位都见实效的生动局面。
第三,坚持分类指导,设计活动载体。加强分类指导是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意见》区别农村、街道社区、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机关和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对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出了不同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区别不同领域和行业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不同群体党员的岗位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可以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相衔接,也可以针对当前大家最希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的问题设计活动载体。总的原则是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参加,有利于活动取得实效。活动载体要相对保持稳定性连续性,不宜经常变换;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防止空泛化。
第四,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舆论宣传搞得生动、具体、吸引人,是学习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宣传沈浩、师延林、王伯祥等先进典型,发挥了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创先争优活动是立足本职开展的经常性活动,更要重视舆论引导、典型带动。各地各部门要注意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电化教育、党建信息网和手机短信平台的作用,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大对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要继续开展向沈浩、师延林等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要特别注意选树党员身边的典型,使大家感到可亲可近、可学可比。
第五,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活动要影响和带动群众,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处在群众之中,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请群众广泛参与。活动方案要听取群众意见,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活动情况要向群众通报,请群众评议;评选先进要请群众参与推荐,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要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妇建”,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广泛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创先争优活动是基层党建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形式,在借鉴运用学习实践活动经验的同时,要注意与专题集中教育活动的区别。经常性工作要经常抓,有计划、有节奏地推进,不能搞大呼隆、一阵风,也不能抓抓停停、松松散散。要有一定力度,但不能超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接受程度。要结合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
四、切实加强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领导
这次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关系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确定。经中央同意,由中组部、中宣部牵头,成立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组部组织局。
各级党委(党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对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及时交流工作经验,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县一级是把创先争优活动抓实、抓具体的一个关键层次,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