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演讲致辞 >> 发言稿 >> 正文
煤矿200党风建设会议发言稿

展丰富多彩的廉洁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教育在惩防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为企业廉洁高效发展营造清风正气。

二是要在党风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上创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制度是防治腐败的根本保证。要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保证党员干部廉洁从业的根本途径,贯穿于企业决策、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扎实推进源头治本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集体决策制度,明确和细化决策的范围、程序及议事规则,保证各项决策慎之又慎,统筹兼顾,尽最大努力保证决策科学、减少决策失误。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扩大职工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要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促进制度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加强监督检查,及时纠正、严格追究违反制度的行为,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三是要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上创新,切实做到关口前移,增强实效。强化监督是有效防治腐败的关键。要把事后监督与事前、事中监督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监督水平,着力构建党员干部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监督制约机制。要全面深化党务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和企务公开为主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制度,切实做好党代表、职工代表视察工作。要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情况的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和关键岗位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遵守廉洁自律“七项要求”的监督。要进一步提高两级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把重点放在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措施等方面,发挥民主生活会作用。要将效能监察作为落实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强管理、降本增效的重要措施,全力支持效能监察“进管理、入流程”,有效发挥其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等方面的独特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超级秘书网

四是要在发挥惩治的重要作用上创新,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要坚持一手抓惩治、一手抓预防,以查办发生在机关特殊岗位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为重点,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重点环节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加大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贪污受贿、侵占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等方面问题的查处力度,严厉惩处领导干部截留克扣职工工资奖金、私设小金库等行为,严厉打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维护党纪国法和遵守企业制度的严肃性。

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抓好党风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合力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抓企业发展与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当前,企业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安全工作、抓生产经营的责任很重、压力很大。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毫不松懈地抓好党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为企业渡过难关、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政治保证。其次,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是从严治党、从严治企的重要工作。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坚持把党风和反腐倡廉工作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纪检监察部门要搞好组织协调,形成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整体合力。

 

上一页  [1] [2]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广播电视暨村村通工程建设现场会…
       200创先争优交流会发言稿
       200迎接领导检查汇报发言稿
       新生欢迎会200发言稿
       200军训会操比赛发言稿
       学生代表在迎接教师节活动发言稿
       在教师集训总结会上的发言
       创先争优廉洁从政发言稿
       最新党建创先争优发言稿
       创先争优廉洁奉公会议发言稿
     
    总经理安全会议讲话
    先进性教育领导班子存问题整改台…
    青年员工辩论会首场比赛主持稿
    动力厂党风廉政建设总结
    农村服务农民活动动员大会讲话
    下放决策权
    大力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意见
    高中开学典礼讲话
    村官职务犯罪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康复医院上半年总结
    煤矿公司文化工作总结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4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3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2
    英语写作必背200句
    煤矿专题片解说词
    煤矿运动会入场解说词
    煤矿信访信息员责任状
    煤矿公司质监管理交流材料
    煤矿企业改进党建交流材料
    发言稿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