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地委、行署的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以旅游为中心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之一等数十项荣誉和品牌。去年,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旅游业仍实现了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75.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800万元,旅游收入3.9亿元。今年截止五月底,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36万人次,同比增长89%,实现门票收入92.2万元,同比增长42%。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的几点经验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进一步加大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国家旅游局将以为核心的区作为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区——“西北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了全国旅游发展”规划和2010—2020年远景发展目标。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地委、行署也将旅游发展作为区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在发展旅游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几年来,我们先后委托国家林业科学院、上海同济大学以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专业单位,编制了旅游发展策划、规划。国家旅游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以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为主的专家组对的规划进行修编和提升,编制完成了《大旅游区总体规划》,把景区规划提升到了“世界领先、国内一流”、世界遗产级生态国家公园的水平。在《大旅游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总规—控规—详规的梯次,我们已相继完成了重点区域的修建性详规以及《文化景观保护规划》、《大旅游区交通规划》两部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评审。
二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截至去年底,景区累计完成投资20.34亿元。一是投资2200余万元,建立了以《大旅游区总体规划》为总纲的立体式规划体系,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规划前提。二是投资12亿元,相继完成了旅游公路、旅游机场以及电力、通讯、供排水等配套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了接待基地、保护区一、二、三期等项目,景区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三是投资8.34亿元,建成了以水面游览、陆路观光及酒店、餐饮、娱乐等多种经营服务项目于一体的经营接待设施,建成模以上宾馆(酒店)11家,其中星级宾馆(酒店)3家,接待床位达到了9000余张;累计投入860余万元,建成旅游星级厕所14座(其中:三星级12座、四星级2座)。
三是多元化、全方位宣传促销。建立与景区企业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促销机制,形成联合促销,互利共赢的宣传格局。创新宣传促销方式,改变以往以“办节、办会、办展”为主的资源展示型宣传,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主流媒体宣传品牌,变资源展示为品牌促销,每年宣传营销投入达400余万元。宣传渠道实现多元化,近年来,我们在利用铁路、航空的营销网络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客源组织方式逐步创新,变被动“等客”为创造条件积极“迎客”,为高端游客、长线游客的快速进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景区目前已形成了观光游览、边境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随着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依托滑雪度假区的招商建设,推进冬季旅游的纵深开发,打造国际冰雪旅游基地将是我们下一步重点开发的拳头产品。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