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调结构具有关键性作用.要从我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全省重点培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方案,把握政策导向,大力组织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要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加大工作力度,确定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技术路线,力求率先突破.
二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省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是推动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所在,必须紧紧扭住不放,坚定不移抓改造,促升级.要扎实抓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采取政策引导,项目带动,政府扶持,继续保持技改投入稳定增长的态势,积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技改整体效益,着力打造效率优势,市场优势,技术标准优势,构建传统产业新亮点,更好发挥基础作用,加快促进山东工业由大变强.
三是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把加强"三农"工作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从我省实际出发,着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着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培植优质高效农业品牌,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着力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增添农业发展活力.着力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和权益保护,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这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必然要求和成果体现.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措施,突出抓好重点工程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严禁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全面推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考核监督,严格奖惩措施,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五是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从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结构的重要抓手.我省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不足,质量效益不够高,与城镇化水平较低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表明城镇化发展蕴含着巨大潜力.胡总书记和温总理在讲话中,对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性,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都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加快工作步伐,切实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并进一步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努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用足用活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稳步推进进城农民逐步融入城镇.
六是突出繁荣发展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服务业投入少,见效快,有利于促进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服务业容纳就业多,创造的税收多,是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载体和来源;服务业消耗少,占用资源少,发展服务业有利于节能减排,持续发展.我省一,二产业比重大,服务业比重低,发展相对滞后.必须把服务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水平并重,以发展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农村的服务业为重点,加大服务业投资,依托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打开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加快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从偏重加工制造业向工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整合旅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