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并不能说我们的制度已经很健全了,无懈可击了。
就目前来看,各单位用来规范经营管理人员廉洁从业行为的制度还存在不够规范、不够全面、不够严格,甚至比较老套的问题。邓小平曾经说过,“制度不好,好人也会犯错误,制度好,坏人也无法犯错误。”企业个别人员存在的不廉洁行为,有些是我们现有的制度还有漏洞,如果这些漏洞不被及时堵住,就会不断有人去“钻”,久而久之,好人也会按纳不住要去“钻”的欲望,为什么?因为漏洞里面有诱惑,而且有时候是不小的诱惑。这也是这些年一些违法违纪分子层出不穷、“前腐后继”的原因所在。所以各单位在这方面,还要加把劲,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尤其是监督制度建设,不断加大制度的执行力,逐步形成有利于员工廉洁从业的运行机制,切实解决“不能腐败”的问题。三要加强监督检查。在企业行使监督检查权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既然是监督,就会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触及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面对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我们纪检监察人员要敢于“唱黑脸”,一定要克服执法中的“软骨病”,排除各种干扰,刚正不阿执法。https://
有的人可能担心,监督检查的次数多了,会搞得人心惶惶,防碍生产经营,领导会有意见,其实有这种思想顾虑的同志是多余的,但凡开明的领导都会明白,监督只会帮助企业促进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率。害怕监督的人要么是“有事”,要么是准备“有事”,很显然,监督勤了就会使有事的人露出“狐狸尾巴”,就会使想“腐败”的人不敢“腐败”。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监督检查,不仅仅是纪检监察机关一家的监督,而应当是包括企业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共同的监督。加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加强对管人、管财、管物、管事的过程监控,强化领导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贯彻落实企业制度的执行力,防止领导层面和重要岗位、重要业务及关键环节发生违规违纪等问题,着力解决“不敢腐败”的问题。
5、加强对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我们正在开展的廉洁文化创建活动,正处于发展阶段,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涉及到廉政理论、企业文化理论、企业管理理论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探索性。在理论方面,企业廉洁文化的内涵、结构、特征、功能、载体,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原则、规律、特点、评估等,都需要在深入研究和探索创新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遵循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加以了解和掌握。在实践方面,如何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规划和组织协调;如何树立企业廉洁文化理念和规范全体员工廉洁从业行为,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洁文化氛围;如何创新形式和载体,增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如何将企业廉洁文化有机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发挥促进和保障作用;如何加快建立企业廉洁文化运行机制等,都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需要不断总结、完善和逐步破解难题。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的过程,本身也是不断提升整体工作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的过程,是认识规律和提高自觉性、增强主动性的过程。因此,全州林业企业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特别是企业纪检监察机关和从事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领导人员与工作人员,在积极做好实际工作的同时,要注重总结实践做法,提炼各种新鲜经验,深入进行理性思考和理论研究,探索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规律。各企业既要形成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也要形成理论成果,不断拓展和深化工作思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