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权益得到进一步保护。上半年,我局与市委农办、监察、质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种子、农药、肥料为重点的农资市场整治,印发《农作物种子工作手册》、《农户购种须知》、《农资真假辨别指南》等宣传资料1.5万份,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1273人次,检查农资市场466个次,检查经营门店1653个,检查生产基地68个次,查获违法产品22046公斤,货值8.3万元,立案查处25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29万元。元旦、五一期间开展农产品例行检测2次,在四县(区)主要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抽取蔬菜、食用菌样品400多个,将抽检结果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报告,并函告县(区)人民政府,提出了对策建议。据检测,全市茶叶、水果农残超标合格率达100%,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1.4%,蔬菜农残、重金属超标合格率达100%,无公害生产基地蔬菜、水果、茶叶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100%;“三品”抽检合格率均为100%;全市无一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五)农业项目有新突破。
今年以来,农业系统紧绷项目争取之弦,信息跟踪,领导带头,大小不放,一环一扣,目前共争取中央、省级各类种粮补贴、救灾抗旱资金、粮油高产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地膜及抗旱救灾补贴等7个大项资金项目,已到位农业项目资金2.9584亿元,占全年项目目标任务的75%。
(六)发展能力继续增强。
1、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基层农技体系建设项目继续加强。县、县继续列入全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示县项目。平昌在全省市率先启动乡镇农技站标准化建设项目。二是农业科技“三大行动 ”广泛开展。今年上半年, 粮油高产示范29条33.5万亩,建大春高产示范线28条43.5万亩;培训新型农民9350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7.8万人次,培育科技示范户4100户,辐射带动8.5万户,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2个63万亩。全市玉米、水稻品种优质率达到95%以上;紫色红薯实现了零的突破,地膜覆盖、脱毒马铃薯、旱育秧、水稻覆膜三围立体强化栽培、蔬菜集约育苗、茶叶无性系繁育、病虫绿色防控等主推技术面积达250万亩。油菜最高单产田块达到242.9公斤,小麦最高单产田块达到410.7公斤。
2、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任务。已改造中低产田土10.42万亩,超计划4.2%。二是土壤肥力得到有效改善。共研制肥料配方70个,印发建议卡180万张,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达到612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推广以秸秆覆盖、还田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24.58万亩,完成土壤有机质提升示范8万亩,完成巩固和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点10处。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中,建立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综合利用还田、农膜残留回收、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和农村生活污水净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片46.5万亩。
3、农村沼气进一步提升。
已建成大中型沼气1处,在建大中型沼气5处;已完成户用沼气池5432口,新建农村沼气服务网点42个,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生态种植8.45万亩;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沼气项目通过省上验收。
4、农村经营管理有力。
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到户率达到98%,县还实现了电子信息化管理。农村“一事一议”规范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