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和产业优势,将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做为“百年立市”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全力打造“中国葡萄酒名城”,目前已成为国内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
共发展标准化葡萄种植基地8万亩,拥有葡萄酒企业45家,葡萄酒生产能力达到8万吨。一是大力引进龙头企业。近几年,我们按照“政府引导、专家参与、企业运作”的思路,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各种资源,瞄准国内外知名的葡萄酒企业进行招商。短短几年时间,成功引进了16个葡萄酒加工企业,总投资达13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6个。中粮长城、南王山谷酒庄、新天国际、金六福香格里拉、华东百利、菲律宾康达、意大利罗迪、德国阿尔玛、英国登龙、法国瑞枫奥塞斯等10多个大的葡萄酒项目相继落户,舞起了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龙头,使蓬莱成为中国知名葡萄酒企业聚集度最高的城市。二是积极推进葡萄种植基地建设。“七分种植、三分酿造”。为进一步提高葡萄质量,我们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种植的标准化、区域化和规模化为标准,切实加大葡萄种植基地的建设。
在葡萄基地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三种模式。
一是“中粮模式”。以中粮长城、金六福香格里拉、菲律宾康达为主要代表,基地面积达2.5万亩。由企业租用农民土地,建立农业车间,农民变成产业工人,按照工厂化的方式组织农民进行集约化生产。
二是合作社模式。以北沟供销社为代表。北沟供销社上联天津王朝公司,下联农户,建立了葡萄合作社,农户以葡萄园入股,由供销社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收购,年底进行分红。目前,合作社模式的葡萄基地面积达1.5万亩。
三是订单模式。由企业直接与农户签订合同,按保护价收购。目前,订单模式葡萄基地达4万亩。三是着力打造蓬莱产区品牌。产区品牌是蓬莱发展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最大优势。为进一步提升蓬莱产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我们充分发挥“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的优势,把“海岸葡萄酒”做为产区的最大亮点,全面引进世界著名葡萄产区的管理规范和发展理念,抓好苗木培育、区域种植、质量控制、品牌宣传、行业管理。
1推行标准化种植。全面推行品种区域化、栽培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品种选择、苗木培育、栽培模式、施肥浇水、农药使用、采摘时间、产量控制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蓬莱市酿酒葡萄种植规范标准》和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标准进行操作,不断提高葡萄品质,2002年被确定为全国葡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2强化行业管理。规范的行业秩序是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个企业、甚至一个产品出问题,就有可能给一个产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为此,我们成立葡萄与葡萄酒局及葡萄酒行业协会,联合30多个厂家,发布了旨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葡萄酒生产秩序的《蓬莱葡萄酒质量宣言》,制定出台了《葡萄及葡萄酒行业生产管理办法》,抬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有力地维护了蓬莱产区的品牌,确保了蓬莱原产地域保护认证的权威性。
3进行全方位整体宣传。从去年开始,我们依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和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连续两届举办了中国·蓬莱国际葡萄酒周活动,并发起成立了由七个国家海岸产区参加的世界海岸葡萄组织,全面提升了蓬莱产区知名度,全力打造“中国葡萄酒名城”和亚洲乃至世界葡萄酒名城。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的迅猛发展,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就业增加,为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首先,从农民获得的收益看,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将大量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农民不离乡离土,就可以获得比外出打工多得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