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对学习目标有所选择。为了提高课程目标的贴切性,也可以让学习者参与制定学习目标。
2.设计能吸引学生爱好的学习内容
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就是将网络课程所表现的知识内容按照网络教学环境的需要和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重组,并根据不同的知识内容特点,选择各种不同的资源类型,使教学面容以更适宜于网络教学形式和手段表现出来。为了使学习者对网络课程的内容产生爱好,并吸引他们的注重。在内容设计时应该注重几点:第一、应用多种表达方式。通过采用文字、图象、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呈现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浓厚爱好。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应注重问题要小而具体,新奇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同时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相贴切。第三、应该不断动态更新学习资源。一成不变的内容会使学习者产生厌倦。
3.提供简单实用的交互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对话,也就是网络学习中的“交互”。根据穆尔的交互分类理论,网络教育中存在三种交互类型,学生与内容的交互,师生间的交互,生生间的交互。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交互,能确保交互的有效进行,能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师生和生生的交互设计中,可以通过netmeeting,聊天室,,e-mail等形式来实现。在设计学生与内容的交互时,交互不应该只是单向进行
的,内容作用于学习者,学习者也应该作用于内容,答应学习者对资源进行相关的操作、添加注释、发表感想,提供笔记本、小字典、书签等等。同时,网络课程应当及时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
4.设计能给予及时反馈和归因反馈的作业测试
作业和测试在维持学习者积极性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作业测试的设计时要注重几个问题:1.提供及时反馈和归因反馈。w.汉尼(wslthaney)(1991)的研究发现,及时反馈是学习本身固有的成分并能激发学习爱好,并指出,立即给予反馈都比测验完成一天后给予反馈更有效,同时还指出指导学生怎样确定正确答案的反馈比仅仅指出对错的反馈更能促进学习。2.给予学生自由选择他们感爱好或对他们来说更富有意义的题目的机会。3.评分要公平,且平分机制要公布。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公平理论可知,学习者的得分的公平性对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有影响。
5.提供激励性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具有激发学习者行为动机,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作用。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必须具备下列性质。第一、尽可能提供肯定性评价。肯定性评价能使学习者受到鼓舞,产生成功感、自尊感和自信感,从而不断地提高成就动机,焕发积极的热情,做出更大的努力。第二、实行激励性、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对学习者的评价,尤其是一些差生以及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降低评价标准,在其取得相对较小的成功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制度,尽可能挖掘学习者的优点,给他们充分展现自己优点的机会。评价要努力着眼于指导和帮助被评对象改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第三、提供对学习和进步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当学生学会反思他们的个人成就时,他们就学会了在他们的能力限度内进行学生。
【参考文献】
[1]童金皓,边玉芳.网络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现代远程教育[j]2005,3
[2]冯锐,张浩.关于网络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有效策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