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求。四是重校内轻校外,重知识传授,轻行为的养成。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个中心,学生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一俊遮百丑。忽视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致抵御各种消极丑恶思潮的能力极低,从而使学生的道德自主发展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的思想政治
工作还要充实新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引导学生深刻熟悉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二是引导学生善于团结人,交往人,处理好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处事能力;三是教育学生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一丝不苟的学风。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需要培养学生高度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而不是墨守成规,循规蹈矩。
三、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由于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滞后于形势的发展。非凡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迅速的大众传播媒介,使学生获得信息既多又快,再用“禁、堵、统”的方法,不仅不能秦效,而且只会适得其反,必须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采取新方法。
1、变“封闭式”为“开放式”。我们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陷入一种封闭状态,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思想意识采取“堵”的方法。可我们的学生思想活跃他们看的多,想的也多。因此,“堵”不住。不妨打破封闭状态,让学生在同外界接触交往中进行比较,鉴别。提高熟悉,明辨是非,增强免疫力。同时,加强正面宣传把问题讲透,不回避矛盾,让学生在比较鉴别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变“堵”为“疏”。
2、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你听我讲”,上课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仅是装知识的容器,教师不管学生的承受能力,个性差异。没能做到以人为本。这种方法远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它不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有的放矢的思想政治工作。而对思想活跃的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放下架子,在平等的基础上,采取“双向交流”的教育方法。通过交流,互相了解勾通,架起相互信任的桥梁。真正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3、变“单渠道”为“多渠道”。学校领导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教师应寓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应首当其冲,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他科任教师也应义不容辞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教书育人上多做文章。以“育人”为中心,形成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4、变“强迫式”为“自主式”。道德品德的形式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良好的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采取强迫式,必须多采取启发、示范、吸引等疏导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自我教育,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变成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这也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我认为,当代的青少年责任重大,仅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精神品质远远不够,还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养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总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智能素质,逐步具备广博的知识,娴熟的教育艺术,较高的分析判定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多一些“人情味”,用感情因素去感动人,理解人和关心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爱心。正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所说:“爱是理解的别名。”只有爱学生、勤思考、勇探索、刻苦学习、提高素质,方能跟上时代步伐,为培养新时期合格的建设人才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