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心灵的世界—浅论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摘要:文章旨在指出中学生常见的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挫折适应等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现今学生的心理状况,经过分析,用分类的方法提出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对策: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设立热线信箱、开展心理咨询、对家长进行心理卫生宣传等几个方面。文章最后还分析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
新世纪对人的基本素质赋予了新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21世纪的一代新人,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做人的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具备健康的心理基础之上,才能培养起来。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且要能成为学生的心理按摩师,帮助心理不良的中学生撑起倾斜的精神,纯洁不良的情感,了解自身人格特质,擦亮自我心灵的世界。
在今年的班级治理工作中,我有意识地分析了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总结性熟悉,并对学生心理问题提出几点设想性对策;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非凡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重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一)学习类问题
通常情况下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
在我校,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考试焦虑,厌学症,是中学生经常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83的同学以游戏为娱乐。有4.2的同学对游戏极端的迷恋。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学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寻求不正当的刺激。
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非凡是碰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表现在:
a)中学知识实用性不广;
b)教学内容过难;
c)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
d)不当的教育方法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
e)来自家庭的考试压力很大;家长往往只注重分数的结果,不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适时和子女进行学习方面的沟通与探讨。
4.过于依靠学习的"惯性",而缺乏学习上的"加速度"。
在学习过程中,一些人达到某一高度的时候就想休息一下,靠惯性维持原有的学习成绩,而惯性的确也能拖带他们跑一程,但总的趋势是缓慢下来的,若此时不赶紧加速度,就会停止或倒退。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心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