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牵手美文,经典诵读”比赛总结
为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现同学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3月份,我们在小学各年级进行了“牵手美文,经典诵读”诵读比赛。这次活动历时一月,分初赛和总决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这次活动主要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1、诵读的选材广泛、丰富。参加总决赛的109位选手的内容,既有我国传统的古典诗词,也有近现代的优美散文;既有赞叹祖国壮丽山河的,也有说明哲理的。总之,内容丰富多彩,歌颂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2、 普通话较标准,诵读流畅,语速、语调恰当,停顿合理。多数选手能注意诵读的基本要求,听着舒服,自然,既没有扯着嗓子高喊,又保持响亮的声音,注意停顿等,能感受到背诵的韵律与节奏。
3、 诵读形式丰富,感情处理得当,富有表现力、感染力,与作者和听众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
比赛虽已结束,但经典诵读活动还应继续,因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人文精神的根基,是炎黄子孙永恒的精神财富,是当代实施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小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较少,且处于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学习语言能力强,通过诵读文化经典,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对今后的比赛提几点建议:
1、活动还应继续,随时随地感受经典文化的魅力,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品德等。
2、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大家都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就请大家关注比赛中的一系列细节,例如比赛前,红领巾戴的整齐吗?女生的头发是否梳好?学生上台站好,意味着比赛已经开始,不东张西望。“先入为主”,这些不起眼的动作有时也能决定成败。
3、注意朗读指导,准确把握情感基调,但又不能太过技术化,表现得比较机械,失去了诵读的意义。
4、教师要帮学生选择适合诵读的文章,同时要注意合理把握时间。
对语文教师的几点建议
1、教师要高度重视、矢志不渝地把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来落实;
2、教师要提高自身朗读水平,多给学生范读、以此来带领学生朗读水平的整体提高;
3、教师要以语文课作为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主阵地,而不是要比赛才来临时指导。
4、教师要掌握朗读指导的技巧,给与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但不能僵化;
5、教师备课要过好课文朗诵关,教师首先自己要会朗诵课文。集体教研要把课文朗诵作为研究的一个内容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