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个别党员干部不注意在群众中的形象,说话、办事不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混同于一般普通群众。
3、个别党员不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工作放在首位,而是把个人的私立看作高于一切,拉关系,办私事忙个不停。
4、一些党员干部不讲奉献讲“时限”,上班卡点来,下班到时准点走,开会、工作不能占用下班时间,没有加班费免谈加班事,计较个人得失。
5、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肯于吃苦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
从以上几个方面党员、干部的表现看,可能我们大家会说,难道党员干部只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吗?这当然不容置疑。因为你是共产党员,党的宗旨要求你必须如此;因为你是人民的公仆,只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有三心二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能不能正确对待实际利益,也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只考虑个人利益而不顾党和人民的利益,你就不配当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就不该有任何个人利益吗?当然也不是。我们从来不否定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个人物质利益,但必须在发展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句话,个人利益必须服从于整体利益,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党员干部,应该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自觉地顾全大局,做到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
三、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当今条件下如何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这样的问题应该不难回答。许多人可以讲出成套的大道理,什么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等。可当实际利益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之动心,甚至不择手段地去追逐。可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为什么有的党员干部能不计较个人得失,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而有的人却总是在个人利益的小圈子里打转转,这不能不说是不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发生作用。焦裕禄、孔繁森等无数模范人物之所以能够舍弃物质享受,以毕生的精力服务于人民并受到群众的爱戴,就是因为他们树立起了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看看那些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的案例你就会发现,当事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把个人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如胡长清、成克杰、管志成等,他们贪图享乐、见利忘义,甚至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惜以身试法。到头来不仅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也毁了自己的前程。事实证明,不同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产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作风,左右着一个党员干部的人生之路。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做到以下几点:
1、模范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提高理论修养。
2、模范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共产主义信念。还要正确处理党的事业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当和人民的利益。
3、模范地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