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凝练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对全社会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在本质上与我们中学生所接受的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是相统一的。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前加强青少年自身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我认为加强我们当代中学生自身思想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这必须从细节做起,处处都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衡量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所有的言行都符合一个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规范?是否存在着好逸恶劳,追逐奢华和物质享受,贪图名利,甚至是羡慕腐败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现象?每当我们看到身边的同学挥霍浪费,不求上进时,我们应该想问问他们问问自己,父母辛苦的工作是为了谁?父母那过早出现的白发又是为了谁?“八荣八耻”给了我们一种荣辱分明的信仰,告诉我们何为荣,何为耻;知荣则必为之,知辱则切不可为。“八荣八耻”都是身边能做的事情,它不仅是我们基本的行为、道德准则,也是我们自身心灵的准则。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我们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这关系着祖国的兴旺,民族的前途。在这个学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用人类优秀的、先进的、科学的文化知识成果教育我们青少年,武装我们青少年的头脑,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帮助我们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牢固的人生价值取向。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铭记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它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强调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鲜明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既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二是强调特别要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当代中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思想行为,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
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更要切实地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落实到学习、生活中去,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情。深入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特别是在我们学生干部中,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我们的思想行动指南,做到学在前面、做在前面,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首先做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同学们作出表率。同时,要引导同学在学习、生活中,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规范社会道德生活,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八荣八耻”为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以“八荣八耻”为标杆,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诸如此类看起来都很不起眼的小事情,但是它关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反映出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到底树立得如何,因为艰苦奋斗不仅仅是勤俭节约,它是一个民族的意志和品质。因此,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热爱祖国,要以唱响国歌表达真情。
热爱劳动,以爱护环境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