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的晕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 才被他的同伴发现送往医院抢救, 半个多月才从昏迷中醒来。又有一次,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 苏贵聪想赶在台风前对灯塔再作一次检查。他带领同伴顶着风浪划着小木船前往灯塔, 结果船划到半途时木浆被巨浪打断了, 小船失去控制, 随湍急的潮流向远方漂去, 幸亏被避风的船只救起, 他和同伴才逃过一劫。还有一次刮台风, 苏贵聪被困在了岛上。由于没有通讯工具, 岛上也没有什么备用食品。在这"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的情况下, 他蜷缩在灯塔下面不透风的小房子里等待天晴。饿了吃野菜, 渴了喝雨水。他就这样坚持了三天两夜, 直到风浪稍稍平息后才回到大陆上……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战斗, 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都没有让苏贵聪退缩。他朴实地说, 既然组织信任我, 我就应该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我的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让组织放心, 让来往的船只安全地经过。苏贵聪的领导则说, 我们担心老苏工作太认真细致而忘记了危险。
养护工作枯燥而危险, 灯守生活孤独而清贫。只有真正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人才作得了灯守。为了养护灯塔, 苏贵聪有将近二十年没在家过春节。苏贵聪的许多亲戚朋友都在改革开放中做生意发了财, 而他还只是个每月领着微薄的工资的灯塔班长。他们经常劝他辞了工作, 自己出来做生意, 并保证他三五年就发起来。他的妻子因为担心他的安全也有些动心。但不管亲戚朋友怎么劝说, 苏贵聪就是一声不吭, 仍然每天默默地围着灯塔转。现在他唯一的同伴谢声松也退休了, 灯塔里就剩下他一个人, 当他有事不得不外出时, 他就请他的妻子来代替他。
苏贵聪不仅是敬业的榜样, 也是精业的模范。这些年灯塔的光源不断更新, 设备越来越先进, 灯塔能源从乙炔、干电池又换成了太阳能。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苏贵聪为了熟悉灯塔设备的性能, 掌握排除设备故障的办法, 把灯塔设备的说明书"啃"了一遍又一遍, 自学了航标专业教材。现在一般性故障他都能自己修理。他还坚持每天写工作日记,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原始资料。
年, 苏贵聪被广东省委评为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 年, 他作为基层党员的优秀代表, 出席了广东省委召开的庆祝建党83周年座谈会。他的先进事迹, 曾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三个代表’在基层"栏目中播出, 后来被广东省委组织部制作成党员电教片——《灯守人》在全省发行。在名声和荣誉面前, 他仍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默默地守着遮浪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