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委发出“关于开展向潘作良同志学习,争做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好党员好干部,争创工作一流、群众满意的好集体好部门活动的通知”。学校党委根据沈阳市委通知精神,号召全校党员:向潘做良学习,开展“双争”活动。
通过学习潘作良事跡材料,观看了潘作良同志的事迹录像,被深深震撼了。潘作良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为群众办实事,为人民分忧解难,他的事迹令人感动和钦佩。
潘作良同志是原辽中县信访局局长。2008年5月9日18时,因带病连续工作,突发大面积脑出血,昏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于5月10日10时30分病逝,年仅43岁。
潘作良同志从事基层工作20多年来,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他爱岗敬业,奋力拼搏、苦干实干,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清正廉洁,淡泊名利,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潘作良的事跡虽然不是那么轰轰烈烈,但是他却在平凡的工作中得到升华。作为国家公务员,树立了一个执法为公、执政为民、服务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榜样,也树立了民众对党的领导、国家政策和信访工作的信心,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但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应把他们的事当做天大的事。”这就是潘作良,一位在基层工作了22年的共产党员。在潘作良身上充分反映了人民公仆为民解忧、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信访干部呕心沥血、扎实工作的优秀品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面对潘作良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感差距。因此,一定要积极相应沈阳市委和学校党委的号召,向潘做良学习。争做奋力拼搏、苦干实干的好党员;争创工作一流、群众满意的好职工。
以潘作良为榜样,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作良精神”是什么?是什么使潘作良对人民群众充满了关爱的责任?是什么使人民群众对潘作良充满如此真挚的感情?我的感受是九个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他们得事当作天大的事”
潘作良具有“零距离”的为民精神,两年来他接访3828次,解决疑难问题107件,细访104件。潘作良具有“全天候”的忘我精神,他把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上访户半夜也能打电话联系到他。
潘作良具有三是“全方位”的敬业精神,他掌握丰富的法律理论,具备信访、心理、政策等各方面的知识,在做信访的各种工作中保持很高的政策水平。
潘作良具有“高低相映”的奉献精神,工作标准高、生活标准低,把本属于自己的荣誉称号让给别人。
潘作良对人民群众是谦卑的,他立党为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正是这种谦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使人民群众体会到了党的温暖,赢得了群众的口碑,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了丰碑,影响深远。
我要向潘作良学习,牢记党的宗旨,爱岗敬业,吃苦不叫苦、干事不挑事,对工作孜孜以求、对事业忘我投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以潘作良为榜样,立足本职工作。潘作良具有高尚的人格、敬业心、责任心和爱心的人,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勤奋工作,扎实地做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和实实在在的民生工作,使百姓的诉求得到合理满足,社会得以稳定。
以潘作良为榜样,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