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与回旋演奏感想
胡进入了正板。由于这原是首小提琴曲,故旋律多在高音区,而第三把位本是二胡表现的弱项,因此音色的把握、力度的控制便成了二胡演奏此曲的关键。在高音区演奏时,切忌用弓子下压,力度应集中在右手上,通过手指把力量传导至琴弦上。为了不出现杂音,必要时可适当提气,但不能“吊气”、耸肩。在演奏时,还应特别注意要有弹性,……的前三个音我用顿跳弓演奏,既要突出重音,又要富有弹性、跳跃性,使音乐具有立体感,这就需要演奏者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分寸。
在回旋的第二大段和第三大段中,分别有两处抒情段落,即c段和d段,cc段的旋律多在高音区。为了充分展现二胡柔美而缠绵的表现特色,我演奏这段乐曲时比小提琴原曲更为徐缓和舒展,也更为自由些。相差一个8度的两次要由弱至强地推上去,产生层次感,从而为后面的主题(回旋a2)作好铺垫;而d段则是高潮前的准备,更是起到了良好的烘托作用。演奏这段乐曲时,既要含而不露,又要松而不懈。当主题最后一次在钢琴伴奏上再现时,二胡的音量应突然收缩至pp,在极弱中稍作起伏,然后再随着主旋律的跌宕起伏逐渐加强,仿佛是一艘不起眼的小船正张着风帆由远及近。最后的华彩句我用连续出弓演奏,犹如小提琴的甩弓,运弓极为洒脱、豪放,给人以一股磅礴之势。也就在此时此处,全曲达到了高潮!
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