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课程设计心得 >> 正文
c语言程序编程心得

a++;n--;
printf("%d ",a*2);
if(n==0)break;
}
本例中for语句的表达式全部省去。由循环体中的语句实现循环变量的递减和循环条件的判断。当n值为0时,由break语句中止循环,转去执行for以后的程序。在此情况下,for语句已等效于while( 1)语句。如在循环体中没有相应的控制手段,则造成死循环。
3.循环体可以是空语句。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int n=0;
printf("input a string:\n");
for(;getchar()!='\n';n++);
printf("%d",n);
}
本例中,省去了for语句的表达式1,表达式3也不是用来修改循环变量,而是用作输入字符的计数。这样, 就把本应在循环体中完成的计数放在表达式中完成了。因此循环体是空语句。应注意的是,空语句后的分号不可少,如缺少此分号,则把后面的printf 语句当成循环体来执行。反过来说,如循环体不为空语句时, 决不能在表达式的括号后加分号, 这样又会认为循环体是空语句而不能反复执行。这些都是编程中常见的错误,要十分注意。
4.for语句也可与while,do-while语句相互嵌套,构成多重循环。以下形成都合法的嵌套。
(1)for(){…
  while()
   {…}
  …
    }
(2)do{
   …
  for()
   {…}
  …
  }while();
(3)while(){
      …
      for()
       {…}
      …
     }
(4)for(){
    …
    for(){
    …
     }
    }
void main(){
int i,j,k;
for(i=1;i<=3;i++)
{ for(j=1;j<=3-i+5;j++)
printf(" ");
for(k=1;k<=2*i-1+5;k++)
{
if(k<=5) printf(" ");
else printf("*");
}
printf("\n");
}
}

转移语句

程序中的语句通常总是按顺序方向, 或按语句功能所定义的方向执行的。如果需要改变程序的正常流向, 可以使用本小节介绍的转移语句。在c语言中提供了4种转移语句:
goto,break, continue和return。
其中的return语句只能出现在被调函数中, 用于返回主调函数,我们将在函数一章中具体介绍。 本小节介绍前三种转移语句。

1.goto语句

goto语句也称为无条件转移语句,其一般格式如下: goto 语句标号; 其中语句标号是按标识符规定书写的符号, 放在某一语句行的
前面,标号后加冒号(:)。语句标号起标识语句的作用,与goto 语句配合使用。
如: label: i++;
loop: while(x<7);
c语言不限制程序中使用标号的次数,但各标号不得重名。goto语句的语义是改变程序流向, 转去执行语句标号所标识的语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体会
       十一工程教学心得
       建设对话型课堂学习体会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实习心得
       200年三优三满意活动学习感想
       组织部长200创优争先活动心得体会
       优秀组工干部个人心得体会
       对当前社区者的困惑分析与对策
       构建和谐社区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
       社区党建培训心得体会
     
    环卫系统学习心得
    高速公路收费站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对中小学贫困家庭学生实行救助实…
    县委副书记中小学机构和人事制度…
    学校中层干部竞职演说稿
    乡镇半年安全生产总结
    乡镇一季度工作汇报
    06年35宣传活动主持词
    镇科技型示范户典型材料
    学校青年节学生个人演讲稿范文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工作
    公文写作语言要求
    公文写作语言特征
    微电脑语言学习机初中英语教
    写作稿件时语言应用中的问题
    计算机语言创新教育课程设计
    c语言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c语言程序设计心得
    c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心得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体会
    课程设计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