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区资源重新整合的有利时机,按照以点带面、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示范社区的软硬件必须达到的标准,先建成部分标准化建设示范社区,然后在所有社区推开。
2、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要求,完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各级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构,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要发挥总体的组织协调作用,全面指导、协调社区党的建设工作。街道的“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要健全活动制度,通过
各种形式进行情况通报、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和活动协调。“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要充分发挥结对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区域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社区服务活动,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是搞好社区资源整合,积极开展联建共建活动。经济落后地区开展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驻社区单位和各类型党员的作用是必由之路。社区与驻区单位要积极开展“结对帮困联心,共创精神文明;卫生治安联保,共创美丽环境;科学文明联教,共创文明新风;服务居民联手,共享社会资源;党政工团联动,共建示范社区”活动,发挥两方面各自的优势,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口号落到实处。
三是逐步实现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的全覆盖。社区内凡是党员人数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都应单独建立党支部;有党员、但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以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原则建立联合支部;或者依托街道个体协会、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党组织,实行统一治理;对暂无党员的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应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先建起来,并选派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引导其健康发展。
3、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好服务居民大文章
第一,针对社区实际进行分类服务。对地广人少、城乡人员混住、硬件设施较差的社区,应以共驻共建为主,发挥社区内各种资源的优势,走创文明社区之路。对居民住宅密集,硬件设施尚可,辖区单位适中,社区居民与辖区单位之间都有相关的联系,对社区有一定的认同感的社区,应以党员骨干为基本力量,创造条件抓硬件设施、充分发挥志愿者的奉献精神,着力解决社区居民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尽快实现从旧小区向新小区过渡。对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住宅档次高,居民素质好,设施条件齐备,辖区单位不多,但对社区事业比较关心和支持的现代化新型社区,则应以高起点、高标准为目标,健全组织、配强干部、创造先进的设施和美丽的环境,为居民群众提供一流的社区服务,为其它社区提供新鲜经验和学习样板。
第二,采取有效的方式开展服务。社区党组织在为民服务中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调整方式。社区要建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如社区服务中心、再就业服务站、老年公寓等,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推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承诺,积极为社区居民、下岗职工、老年人提供服务。要采取有效的载体开展服务,利用志愿服务队、义务维修队、纠纷调解队、义务巡逻队、文艺演出队等开展经常性的便民利民服务工作。
第三,发挥社区全体居民的服务作用。社区居民是最大的资源,要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深入人心。采取共产党员带头示范的办法,来推动社区各种力量共同为民服务。引导在职党员在社区“亮身份、尽责任,比奉献、当模范”,积极认领“党员责任区”,参加“志愿服务队”,为社区服务作出自己的努力。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治理、监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中来。引导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开展自我服务、相互服务,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