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 正文
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做班主任的感悟2篇

拜读。书中既有朴实易懂的教育教学理论,同时也有生动具体的教学实践,刻画入微的教学反思和教学体验。读着他的书,对我来说完全是一种享受!我禁不住每天都要和“他”见面,感觉这位“教育思想泰斗”就在我面前,正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诱地教我——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富有爱心的,并充满智慧的老师。

二、苏霍姆林斯基教我——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一)关于对“困难”学生的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愈是困难的儿童,他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愈需要阅读。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

在这以前,我从来不知道阅读会有如此巨大的“神力”,我只知道: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应该对他投入更多的耐心与爱心,想着办法帮他去克服。我以前是如何做的呢?记得孩子在读小学一年级时,对数学20以内的加减法,老是不会做。最初我有些束手无策,后来知道对于儿童,应该通过形象的图像、具体实物来使他掌握知识。所以我用一根根火柴来表示数,通过演示,他能得到加减后的结果。可是对于考试,这样毕竟太慢了,他往往在规定时间内做不完,而且也没有耐心做下去。如何让他把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从而能很快地得到结果呢?我想到了“死记硬背”,因为我们做乘法题时,就是先背熟了“乘法口诀”,然后才能顺利地做题。所以我在他的床头边、卧室门上、作业桌上贴满了“算式”,希望通过多看,能全部记住这些答案。可是事与愿违,每次做作业,他不用想,直接看门上、墙上的结果。没办法,最后我只得以全毁掉这些“算式”而告终。

现在我明白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想要去记,头脑中根本没有形成这些数字间的关联。而“苏老”说,他需要阅读,也就是说,我应该给他提供这方面的课外书,去吸引他自己去看书,在看书中促进他思考,从而明白一些道理。这是一种主动学习方式,也教会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二)关于获得知识

“要给学生制造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求知的欲望。三十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地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阅读的人来说,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

“苏老”非常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而且是要“会读”,即边读边想。在我认为,其实这就是说,在看书的过程中,要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即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书中的内容,这既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加强了他的条理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恰恰是我们能否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关键之处。是“活学活用”,而不是“死读书”。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拿我自己来说,读了16年书,又工作了10年,现在又回到课堂,却发现自己在求学过程中,“死啃”了很多书本,也做了很多事情,而现在,我却遗忘了大部分课本知识,而当初却是下了很大功夫记住了,并且通过考试取得了优异成绩的。16年的时间啊,我应该至少被老师传授了160本教材,可我现在脑中所存储的东西可能只有一本书的内容,而且是凌乱不堪的。天哪,我从来没有整理、分类汇总过,当初只在为读书而读,大学前,想着要搞好“高考”,大学时,想着每门课“争优保过”,为拿奖学金,评为优秀毕业生而努力。我达到了目标,却没有学会“苏老”所说的“阅读和思考”。似乎一直在被“牵着鼻子走”,却没主动地去阅读,去思考。等到遇到问题、困难时,才发现脑袋里一片空白。

(三)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学生的注意力取决于他事先知道的一系列常识,有了这些常识,他就会把毫无趣味的教材看成很有趣的教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读送给加西亚的信的感想
       读鲁滨孙漂流记的领悟
       读第一管理的领悟
       读女心理师的个人体会
       读围城的个人体会2篇
       读左手孔子右手老子的感想
       读做最好的自己的感想
       读做最好的老师的领悟
       读悲惨世界的体会
       读巴黎没有摩天轮的感想
     
    机场安检大厅职工演讲稿
    六抓六求——乡镇人大有益探索
    区党委项目进展情况报告
    乡党委书记对村干部队伍职业化建…
    致部队和军人春节慰问信
    党委召开企业环保公开承诺会
    街区经济发展报告
    做好基层应急团队建设意见
    和改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意见
    全省统计系统纪检监察会议讲话
    没有相关应用文写作范文
    读书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