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廉洁自律心得 >> 正文
与时俱进构建企业廉洁文化体系

态考核,奖罚到位。
三 是提高廉洁从业制度的执行力。党员领导干部要自学执行廉洁自律等各项制度要求,如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礼品礼金登记上交制度、工作日班中禁酒制度等,严格履行从业规范,完善廉政档案治理,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通过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廉洁从业等各项制度的执行力,为廉洁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和动力源泉。
三、加快建设廉洁文化阵地体系
(一)创建多功能廉洁文化室。以图书馆为依托,建立一个面向领导干部集学习、宣传、电教、谈话为一体的多功能廉洁文化室。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和电教设备,强化廉政教育效果,形成视觉冲击,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一是配备一定数量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方面的书刊、杂志、文件、资料、图片、光盘,供党员干部观看、借阅;二是悬挂廉洁理念、廉洁从业格言警句、宣传图画等,起到宣教作用;三是配备电脑、电视和dv播放机等硬件设备及警示教育光盘、录像、录音资料,便于党员干部上网和观看相关资料;四是建成诫勉谈话场所,以便矿级领导和纪委人员对稍微违纪人员进行诫勉谈话。
二 加强廉洁文化网络与电视阵地建设。充分利用矿政工网络中的廉洁文化网页,大力宣传廉洁从业理念、廉洁寓言、廉洁故事、廉洁金点子等使之成为廉洁文化宣传的窗口,在矿有线电视开辟廉洁文化专题,充分利用电视直观、快捷、感染力强、群众基础广泛的优势,及时宣传矿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经验、成果和廉洁文化创建的信息、经验等。
三 创建基层区队廉洁文化园地。充分利用区队宣传栏、网络、闭路电视等现有条件,认真组织学习廉洁文化有关规范、制度和纪律,宣传廉洁从业理念,并在会议室和办公场所开辟廉洁文化园地,展示区队干部廉洁从业警言及职工创作的廉洁文化方面的作品,努力在区队、班组及重要岗位营造廉荣腐耻、从廉如流的浓厚廉洁文化氛围。
四 建立企业廉政标识景点。在矿主干道、工业广场、娱乐区、花园、岗位、办公室、职工住宅小区及职工集中地方,设立廉洁文化标识、标语、图牌板、廉洁警示牌、提示牌,悬挂张贴与之相配套的廉洁从业警言、道德规范格言警句等,展示廉洁从业理念,形成视觉冲击。
五 开展职工喜闻乐见寓廉洁文化宣传教育于其中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利用廉洁从业警言书法、绘画,文学作品创作廉洁文艺、演曲、黑板报展评等多种形式,将廉洁文化渗透到矿区的各个角落,真正达到教育人、影响人、警示人的目的。
四、着力建设廉洁从业监督体系
建设廉洁从业监督体系,要依据有关法规,联系实际创新发展,切实建立起“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机制。
一是强化事前监督。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和基本制度,加强区务公开工作,畅通职工进言渠道,推进阳光工程,做到超前防范;
二是强化事中监督。切实加强效能监察工作,做到有漏必堵,有错必究;
三是重视事后监督。强化信访治理,畅通信访渠道,坚持和完善“两公开”办案工作机制,严厉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四是进一步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实施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严格执行决策程序,完善领导干部诺廉、述廉、讲廉、评廉、考廉及诚勉谈话制度。畅通监督渠道,加大责任过错追究力

度,形成有企业特色的监督文化。


《与时俱进构建企业廉洁文化体系》,欢迎阅读与时俱进构建企业廉洁文化体系。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试谈企业廉洁文化建设途径和方法
       建设廉洁文化促进廉洁从业
       精心培育廉洁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
       国有企业廉洁文化中文化内涵
       让廉洁文化潜移默化见实效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思考
       创建特色廉洁文化促进和谐矿区建…
       真正把廉洁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税务干部廉洁自律心得体会
       转变作风促和谐廉洁勤政创新业心…
     
    乡镇党政主要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
    庆劳动节及表彰劳模大会
    收费站青年文明号信用示范建设方…
    铁路运输检察院年终总结
    落实工业强州战略实施企业再倍增…
    演讲
    山区楼宇经济奖励制度
    知识竞赛策划方案
    新华书店精神文明总结
    县领导台侨会议讲话
    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大手笔绘制
    机关支部要与时俱进地做好思
    创新是思想政治与时俱进法宝
    与时俱进物业管理
    与时俱进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与时
    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解放思想
    骨干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做一
    学习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再
    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廉洁自律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