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历史的教训和现实国际国内的许多情况都证实了这一点,那就是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心,科学总结反腐倡廉的经验,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科学架构了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体系集中反映在中共中心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之中。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是全党的一项政治任务,更是财政部门的光荣职责。笔者拟结合财政、财政工作和财政部门的实际,就如何构建廉洁财政,谈谈自身的若干学习体会。
一、构建廉洁财政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要害时期,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作用。财政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治理部门,坚持廉洁为本,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只有倾力构建廉洁财政,着力建立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理财有效的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机制,推进财政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才能为我国转型期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可靠持续的财力保障。
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吸取。我国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清朝“康乾盛世”,整个封建社会不断发生王朝更替与盛衰演变,每个王朝的前期统治者和官员大抵都能勤勉廉洁,励精图治,表现在财政上都能节俭以兴邦富民。而达到鼎盛之后,随着生活的富足,统治者开始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横征暴敛,逐渐走向衰退。“盛而骄,富而奢,奢而贪,贪而腐,腐而朽,朽而亡”,成了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财政角度分析,就是一条从节俭、富国又富民的廉洁财政到贪污、浪费、失信于民的腐败财政的历史发展轨迹。在当今世界政党政治中,腐败是一个带有相当普遍性的“顽症”,国外许多政党由兴盛到衰败,腐败问题往往是致命的毒素。有的政党甚至在执政政绩非常显赫的情况下也走向自我毁灭,主要原因就是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旗帜鲜明反对腐败,一批社会蛀虫受到了惩处,但形势依然严重,腐败多发易发的土壤和条件尚未消除。从国家审计署去年和今年相继披露的《中心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来看,财政资金的“黑洞”是触目惊心的。可以说一些较大的腐败行为或多或少的都与财政预算、国有资产监管有关,财政直接或间接与钱财打交道,属高责高危地带,在保持廉洁、反对腐败问题上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财政是政府理财的职能部门,廉洁财政本质上是廉洁政府。从财政职能上讲,财政不仅是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供给者,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游戏的调控者,财政廉洁与否,既是一个“运动员”的廉洁问题,也是一个“裁判员”的廉洁问题,“裁判员”的“黑哨”比“运动员”的“假球”要可怕的多。只有构建廉洁财政,才会增强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那么廉洁财政可以表现为这样一种状态:尊重客观规律,求真务实,为民聚财,科学理财,廉洁用财,使财政成为纳税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所信赖的、满足的、放心的忠实代理人。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建设廉洁的财政部门;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围绕聚财、生财、用财之道,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廉洁财政的基本途径
(一)突出财政治理,深化财政改革。财政治理是财政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治理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对财政和财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当前的财政治理重点就是要继续深化财政各项改革,作为县级财政主要是要继续深化财政预算治理制度改革,着力建立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