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科学发展观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当前,要着重维护好人民群众的两个利益。
一是要维护好群众的经济利益。要把纠正群众反映的不正之风作为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围绕上学难、看病贵、土地征用、城镇住房拆迁、企业改制、食品药品安全、坑农害农等问题,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要维护好群众的政治利益。反腐败斗争归根到底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斗争,保障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维护群众利益的集中体现。一方面,要维护群众的知悉权。要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要把能够公开的办事内容、程序、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并以制度加以规范,防止随意性。另一方面,要维护群众的监督权。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积极为群众监督创造便利条件。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线索,及时查处,增强群众参与监督的信心和热情。 四、树立制度防腐的理念,加大源头治腐力度。
新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方式反腐败,显然已不合时宜。单纯依靠领导人的决心和态度来抓反腐败,也只是权宜之计。没有以制度为依据的反腐败,只能是暂时的,表面的、局部的和不稳定的。要保持反腐败斗争健康、持续、深入发展,要创新和完善体制、机制、制度,使预防腐败工作规范化,必须走出一条制度防腐的路子。我们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制度很多,但改革创新的总的取向应该把握三点:
一是权力分解。除权力配置要科学合理,实行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互制约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政治上民主化,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经济上实行市场化,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资金、土地、矿产等资源的配置上,大力推行市场机制,尤其是要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在公共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工作中,更大限度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二是利益剥离。切断权力与利益的联系,直接打击腐败的利益基础。如在行政许可的问题上,就要断绝利益锁链,不仅要实行收缴分离,而且要取消提成和返还,才能将部门利益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和规范的程序内。
三是制度建设。要注意三点:一要注重制度的超前性。减少制度建设的“空白点”,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二要注意制度的创新性。围绕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不断完善新的监督制约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实现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三要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目前,我们的制度也不少,但在实际中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因此,要抓住制度执行这一关键环节,督促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和执行制度,对违反者予以惩戒,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这也是提高反腐倡廉和纪检监察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四要注意防止制度的腐败。制度要规范、严谨、公正、避免因制度本身的缺陷而成为腐败的“护身符”。
五、树立统筹协调的理念,注重惩防体制建设的系统性。
反腐倡廉是个包含诸多因素、涉及众多关系的有机整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必须把握全局,强化统筹协调,不断提高纪检监督工作的能力和领导水平。
一要统筹反腐倡廉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