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议事决策、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健全了干部民主推荐任用、机关财务治理、会费收缴使用、机关专干治理等规章制度。
三是加强了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了组织发展工作制度,规范组织发展程序,严把政治关、素质关。
四是机关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民建市委机关的机构编制、机关专干的工资和有关经费得到妥善解决。
我们还十分注重作好民主党派人士的政治、实职安排。在民主党派成员中,有省人大代表2名,省政协委员1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各1名,市人大代表3名;市政协副主席1人,市政协常委7名,市政协委员25名;市级检察员、监督员、教育督导员、行风评议员22人。在实职安排上,民主党派成员中,有2名副厅级、3名正处级、12名科级。政治安排占全市民主党派总数的89,实职安排占全市民主党派总数的24。
在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认真组织各民主党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按照参政党建设目标,全面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时,组织无党派人士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切实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贡献。
(二)努力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贯彻落实《意见》的政治基础。2004年,为进一步推进、规范我市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市委、市政府“两办”制发了《关于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意见》。文件明确了“坚持和完善重大问题民主协商”、“季度情况通报会”、“党外人士民主监督”、“经济部门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交朋友”等“五项制度”,并对贯彻落实“五项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落实“五项制度”,还多次主持和参加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重大活动。市委书记吴超,市委副书记王志新、樊建国、丁贵桥等领导同志多次参加党外人士民主协商会、季度情况通报会和走访慰问统一战线成员,认真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2004年来,市委共召开党外人士民主协商会、季度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走访慰问统一战线成员12次,市级党员领导干部与37名各界党外代表人士建立了朋友关系,收集各种意见、建议100多条。
(三)逐步健全和完善统一战线工作机制,奠定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工作基础。设市以来,中共随州市委高度重视统一战线机构建设,在市委工作部门中率先设立了市委统战部,并逐步建立、健全了统战部牵头协调工作机制,形成了“大统战”格局;各区(市)委统战部在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得到加强;在乡镇党委班子中,都配备了统战委员。这为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今年来,我们结合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围绕市委的统战工作情况和民主政治建设,广泛征求各界人士意见,查找统一战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市统战工作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制发了《中共随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统战工作机制的意见》文件。文件要求,市直党政群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乡镇、社区党的组织,都要健全和完善统一战线工作机制。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单位或部门,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同他们的联系和协作,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逐步健全、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