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内部政策保护的观念,依附主业发展的观念,封闭保守、画地为牢的观念,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的观念,将被市场的观念,效益、效能的观念,自强不息、自强自立的观念,以及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观念所逐步代替。要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引导职工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二是引导和教育干部职工树立科学精神,从全局的高度,以求实的态度、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去认识发生在企业内外的事情,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科学素质。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利用,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它能够有效地增强思想观念的理性化、科学化,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能够帮助职工提高认识能力,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中,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战胜愚昧走向文明,破除迷信,信奉科学。四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职能。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为中心;为生产经营服务,为解决企业的难点服务,为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文化素质服务。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但是也必须靠政策和制度的导向、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导向融于政策、制度、纪律、法律的硬性规定之中,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3、机制创新。按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责任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原则,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确立“大政工”的思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目标明确、责权分明、关系协调、渠道畅通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完善领导机制。建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以政工干部为骨干、以行政业务干部为主体、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生产力,不能是一部分人、几个部门的事,必须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工作。这就需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达到各尽其力,优势互补,形成一个上下协调,左右配合,
纵横交错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和全员参与、全过程渗透、全方位开展的新局面。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在政工部门内部结构关系上,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工作机制。上级部门要简政放权,给下级政工部门独立自主的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力,改变过去那种下任务、定指标的计划性机制,以便使下级能根据自己本单位职工队伍实际和生产实际来设置政工工作机构,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选择正确的工作方法,合理安排时间。同时,要强化对下级机关的指导作用和服务功能。在处理政工各部门的关系上,应加强协调、合作,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发挥整体功能,而不能各守一摊,各自为政,或相互拆台、相互排斥,造成内耗。三是完善目标责任机制。在目标管理上,推行双向目标管理,建立“双文明”责任制,实行“一岗两责”制度。思想政治工作要纳入行政干部和政工干部的任期目标,使其管人、管事、管思想统一起来。行政干部要和政工干部一起参与思想政治工作重大问题的决策,在领导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过程中,重视并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组织一起共同抓好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业务工作融为一体,相互贯通,相互促进。4、方式方法创新。以手段创新为突破,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转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创新,在具体运用上,应注入新的理论,借鉴新的知识。现代社会一系列新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新方法,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