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良好的作风,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过去,各地打造投资环境,习惯于比拼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硬指标。随着经济和城建发展,各地硬环境已相差无几。此时,服务质量、文明素养、道德水平、治安状况等软环境如何,已成为招商引资成效如何的决定性因素。一片丛林是否能够吸引百鸟,在于这片丛林有无适宜百鸟生长、繁衍的生态条件。一个地区能否吸引投资者,要看这一地区有无有利于投资者兴业生财的社会经济环境。一个地区对资金投入所产生的效应被称为“洼地效应”,而构成能产生“洼地效应”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关键要素是构筑一个让投资者满意的“服务高地”。我们要倾力构筑这么一个“服务高地”,全面实现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目标。而“服务高地”的构建,事关我们全县每个人,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我们的干部队伍观念转变和作风建设。
目前,来自群众和企业反映最集中还是我们机关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程序繁杂、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仍然是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突出阻碍。据群众反映,极个别部门干部发展经济的本领没有,阻碍经济发展的能量倒不小。县委、县政府安排的招商引资任务,一年引不进一个项目,人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招来一个老板,让他一句话、一个罚款单就吓跑了。有的对县委、县政府加快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不支持、不执行、不落实。更有甚者,不服务,只收钱,以收费代服务,以罚款代管理,该管的管不好,不该管的乱插手,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置于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之上。
以上这些现象,小的影响部门的形象,大的影响横县的投资环境,影响横县的长远发展。我希望从今天起,从参加会议的各位同志做起,要进一步认清三个关系、树立三种理念,即认清“谁是发展主体”的关系,树立“亲商”的理念;认清“给与取”的关系,树立“双赢”的理念;认清“管与放”的关系,树立服务的理念。要按照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的“四优”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经济大发展。
1、要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快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各单位、各乡镇都要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牢固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引荐者是功臣,干部是公仆,损坏投资环境是千古罪人”的观念,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氛围,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增强干部加快发展的主体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更加自觉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大力提倡议有决、决有行、言必信、行必果的工作作风,说了算,定了干,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马上就办,只要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该放权的放权,该立项的要立项,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帮企业之所需,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
2、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服务质量。行政执法部门要依照《行政许可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克服行政行为的随意性,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增强行政行为的公信力。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各项承诺制度,方便群众、服务企业。进一步更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想方设法为企业和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努力从源头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按制度办事,可以做到难点不难,热点不热。各单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