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权力运行机制;如何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合力等等,这些都是党的建设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新的形势、新的情况、新的挑战,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任务将更紧迫、更艰巨。仅靠老经验不够了,书本上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必须进行创新,要有强烈的创新的意识和勇气,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大胆探索,力求在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建树。
⒊创新要敢于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中一切有益于我们的东西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要注重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理论以及先进的治理知识和经验。不要只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剥削的一面,而忽视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符合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有益的一面。只要是对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有益的东西,就应该学习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因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更新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而借鉴是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弥补自身缺陷,使我们的理论和实践更丰富,更完善,更具新意,使社会主义赢得比资本主义更大的优势。
二、共产党员必须以创新精神体现先进性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在这一时程中,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不能安于现状,墨守陈规,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使我们的全部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是紧紧跟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前进的步伐,不断适应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完成新形势下新任务的新举措、新方法,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体现党员先进性。
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回事。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发展,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创新必须以发展为导向和目标,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促发展。创新必须注重发展的全面性、持续性、协调性。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这就是说,创新不是离开发展的创新,也不是离开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只有坚持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才是坚持了创新的正确方向,才有可能使发展逐步走向有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是我们党员创新必须把握的基本点,或者说,是创新必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⒉要敢于冲破旧的思想观念,纠正那种对理论的教条式的理解
理论实践,实践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目前,在我们进行的改革实践中,有许多理论是经典作家没有亲身经历而无法总结或者是有了结论而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不相符合了的。照搬已有的理论来指导目前的改革实践,必然产生教条主义。困此,必须冲破教条,大胆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同时,新时期共产党员,还必须破除“官本位”思想,增强市场观念,弘扬创业精神,重视能力提高;破除“等靠要”思想,增强自立、自强精神;破除在就业问上“公”、“私”有别的思想和心理,树立在公有制单位和非分有制单位就业同样光荣、同样能为人民服务、同样体现人生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