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教育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形成务实高效的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我校教育改革,根据渝教工委[2005]30号和璧教工委[2005]62号文件精神,我校开展了“教育治理活动年”活动,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治校工作全面推进。
⒈依法治校成为规范学校治理的行为准则。学校在年度工作中,有计划、有措施、有重点、有总结并逐步得到了实施。
⒉法制工作得到加强。学校成立了法制领导工作小组,并明确了成员职责。学校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了法制教育。
⒊招生和收费阳光工程有效实施,行风评议深入开展。制订了学校招生工作细则,收费严格按照一费制和服务性收费办法执行。学校深入开展了行风评议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并对学生家长对教育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给予了及时解决。
⒋学校依法治校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无违法行为。
⒌广大教育工作者、教师和学生普法教育得到落实,法律素质明显提高。组织教师参加了普法学习和考试。学生的法制课做到了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有师资。
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聘请了丁家派出所民警刘祥明同志为马坊小学的法制副校长,同时学校建立听证和申诉制度。使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的保护。
二、教育制度进一步健全。
⒈学校内部治理体制得到落实。学校内部权力、执行、监督机构健全。实施“书记、校长→副校长→教导(德育)处→年级组”的分级分层治理策略,明确领导分工细化工作范围。
⒉学校内部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治理体制基本形成。坚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坚持常规工作与教育科育相结合,明确“民主治理、科学决策、以情感人、以德服人”的治理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宗旨。
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并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治理逐步实现从“人治→法治→德治”的重大转变,屏弃人治,实施法治,追求德治。我们逐步建立了学校规章制度,改革和完善学校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优劳优酬。如教职工综合考核制度、安全工作责任制、师德师风督导制度、坐班制度、班级量化治理办法、教学常规测查办法、校产治理制度、财务治理制度、行政会议制度、教师会议制度等。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做到了治理到位,赏罚分明。
三、学校治理高效运转。
⒈办学方向正确,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
质量不断提高。
⑴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教师在教育教学论文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县级以上奖的40多人次;2004年5月我校男子篮球队参加璧山县小学生篮球比赛中获第一名,2005年获第五名。
⑵我校六年级在2005年丁家镇4所小学的评选中,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都名列第一名。学校在2005年下期抽考中各年级的及格率在全县的排名中均有大幅度的上升。
⒉学校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决策机制基本形成。在学校治理中按“发现问题→研究讨论→征求意见→形成方案”的方式进行决策。
⒊学校内部和谐,治理有序、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⑴实施“书记、校长→副校长→教导处→年级组”的分级分层治理策略,明确领导分工细化工作范围。要求各位老师及中层干部在教育教学及治理工作中对号入座,该找谁就找谁,一般不越级反映工作。
⑵通过加强治理,提高了治理效益。
①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