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方法和途径参与活动。
六、注重语言的运用和不同角色的合理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语言的运用也会影响到活动开展的效果,在语言上:(1)以鼓励性语言为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知、情、行、意的统一。(2)区分对象使用语言,语言的运用包括语气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所不同。(3)对某些现象和词语可以变换成另外一种更轻易为学生接受和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说法。比如,“我是小刺猬”活动中的缺点和不足我们可以称作是“今后可以获得更好发展之处”,或者“今后能做得更好的地方”。从而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和暗示,让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更积极、更主动。
活动中,不同活动参与者要给自己以适当的角色定位,如在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和换位思考中就需要参与者给自己以恰当的角色定位,否则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就轻易和所扮角色的体验出现偏差。比如在“师生面对面”活动(一种促进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活动)中,可以在师生中选出代表,让他们角色换位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活动组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教师在学生活动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七、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也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一环。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过程来看,除前面提到的活动参与者和组织者外还有活动“旁观者”,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不应当存在“旁观者”的。所以,作为心理健康课本身来讲,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旁观听课的情况不宜多,因为有领导或老师听课时,学生一般对自己真实体验和感受的交流与探讨就较为保守,甚至是只言表象而不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是更是如此。在听课时,作为领导和其他教师最好能够以普通一员和朋友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简单的旁观和听课,从而为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能更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但究竟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和内心世界,如何不断健全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体系,增强其系统性,如何不断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我们每一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努力探索和关注的问题,相信在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工作体会》,欢迎阅读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