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警示教育心得 >> 正文
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后感

    一个科级干部,住房超过300平方米,最大的达到600平方米,这是什么风气?这是奢靡之风!这是4月2号召开的全省“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狠批奢靡之风,要求通过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树立人民公仆的好形象。
    我看了这篇文章后,对徐光春书记的讲话心里很是赞佩,早到了该讲正气的时候了。其实这次“讲正气、树新风”活动是民众早有的呼声。毛主席曾经说过,“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看到的还有很多很多,一个小小的正科、副科级干部,家中不只是一套、两套住房,三套、四套住房的也大有人在。就像老百姓所说,“一权在手,什么都有。”老百姓的孩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有些领导的孩子中专毕业工作早已安排的挺挺当当,而且还是政府机关单位。更有甚者孩子还没毕业工作早已安排妥当……
    其实,有关“讲正气、树新风”涉及面很广,上到各级、各层领导;下到老师、百姓都应认真对待这次活动,要从心灵深处和实际行动去真真正正践行这次活动,要坚持、要持之以恒。我们老师也应树立公仆意识,做学生、家长满意的老师。我总认为,不管国有多大、人有多多;只要人人都有责任心和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这次的活动就会受到百姓满意的效果。愿这次活动能持续开展,变为人们的一种自觉行动……
    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体会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211更新时间:2008-4-4
    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体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八种良好风气,自始至终渗透着对党的忠诚和对党的建设事业的强烈责任,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的体会是:
    一用责任把心贴向群众,做到勤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和彼此和谐。在这一系列协调发展和谐关系的构建中,领导干部肩负重任,尤其是县以下领导干部必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确公仆意识、自觉履行公仆职责,扎扎实实、认认真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二用责任把发展置于新起点上,做到造福百姓。党的十六大以来,宁夏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区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宁县委、政府放宽视野,审时度势,强力推进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并抓住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合理流动和转移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增补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一些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户中宁,我县迎来了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可以说机遇与困难同在,希望与挑战并存。能不能促成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关键看我们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看我们能不能苦干实干、能不能勇立潮头、能不能把既定的发展思路不断推行下去,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见实绩、显功效。
    三用责任把心思放在激情创业上,做到勤奋敬业。一要能谋事。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要立足本职工作,善于谋发展、做大事,不断梳理工作思路,研究制定措施办法,推动各项工作不断稳步发展。二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活动心得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力推进荣昌教…
       学校转变作风共树形象集中教育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体会
       政法干警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
       新义务教育法学习体会—教育新曙…
       新义务教育法学习体会
       法院干部参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心得
     
    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情况汇报
    警察年终情况总结
    工厂小品改革之春
    庆祝建国56周年祝福祖国文艺晚会…
    医院新年致词
    幼儿园教师思想汇报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体会
    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营销部述职述廉…
    非营利组织论文举例说明中国历史…
    交通安全教育讲话稿
    讲正气树新风个人作风分析材
    讲正气树新风干部作风分析材
    讲正气树新风个人分析材料二
    讲正气树新风个人分析材料
    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民
    讲正气树新风活动座谈会发言
    村党支部书记讲正气树新风汇
    一位乡党委书记顺口溜成为奋
    大学生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学
    讲正气树新风暨一创双优集中
    警示教育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