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城市环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是城市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第二,注重城市生态,改善城市环境。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必然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环境需求,这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目
标之一。一个脏乱差,污染严重的城市,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很难实现的,更不会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发商也不可能盲目前来投资。因此,在中心城市的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为了局部利益而忽视整体开发,为了快速开发而忽视生态环境,为了开发商利益而忽视规划的严厉性等问题。
第三,创模范城市,应注重城市生态链。没有特色的城市,是一个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城市。城市发展有其整体性和阶段性。创造一个生态城市,应按照生态城市的体系和标准,生态环境要宜人,教育科技要发达,城市文化要健康,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四、加快新区开发,促进中心城市新一轮发展
以新区开发带动老城区改造,建立新一轮经济增长极。
第一,体制创新。新区建设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撑服务体系。新的体制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加土地资源为基础,加强与银行合作,土地作抵押,信用为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启动新区开发。在运行模式上,强化城市经营理念,以城投公司为依托,在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的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外资的合作;在规划上,将新区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利用空间,不断增强新区的吸引力;在支撑体系方面,积极从政策支撑体系,资金保证体系,项目服务体系,基础建设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第二,进一步熟悉新区经济功能,推动新的发展。目前新区未起步,面临三种选择:一是沿用现行许多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模式,不结合**实际,很可能走不通;二是滑向一般行政区建设,这样可能淡化和削弱新区开发的优势和特点;三是创新思路,实行统一规划,项目起步要坚持从小到大,突出重点,逐步发展的原则,要按照高起点、大手笔、抓重点、快节奏的思路展开工作。以行政办公区为行政中心,以***区为文化中心,以片区产业和***路为物流聚散中心,形成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方向,推动中心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三,推进中心城市新一轮发展,思想要先行。一要适应时代的新趋势。紧紧抓住21世纪的历史机遇,启动***经济带、***经济带对**城市发展的战略研究,把**中心城市融入两个经济带中,发挥自身特色和作用。二要将思想动力体现在城市形象、政府作风、企业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尺度、民风民俗等方面,形成具有引导力量的人文环境。三要将思想动力的构建作用于实践,回归于实践,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应当与实践紧密结合,而不是作秀似的热热闹闹活动。
五、尽快启动中心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研究
一是要研究**中心城市与各县的协调发展问题。主要是研究全市城镇体系的构成、发展思路和目标。二是要研究中心城市主导产业、支撑产业的确立和布局,形成明确的发展思路。三是要研究***、***经济圈及**周边四大城市(**、**、**、**)群的发展格局,对**中心城市的整体形象进行定位,并对未来城市发展提出可操作性的思路。
六、塑造**中心城市品牌
城市形象代表着城市的身份和个性,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使城市的无形资产得到增值,可以增强城市居民的归宿感、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比如国外有名的城市:威尼斯-“水上之都”、巴黎-“时装之都”、维也纳-“音乐之都”,国内:香港-“动感之都”、珠海-“海上云天,天下珠海”、昆明-“春天在哪里?昆明天天是春天”、长春-“汽车城”“电影城”、杭州新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