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草子》,其中清少纳言最自然也最具灵气们虽然隔了八百年,但如邻家妹妹或你的情人在耳边私语,很女人。当然如果你本身可爱,就不要读了。其实性格读书法就是文化美容,男生女生都应努力塑造自己,让自己性格更完善,气质更脱俗,别失了自然啊。外在的修饰是必须的,因为再好的景致不加修饰也是杂乱无章,略加修饰,不失自然,注重内秀,韵致更佳。
五为异类法。异类不容于当下,难见容于后世,统治者、顽固派多会封杀,因为这些人的书看问题太透彻,让那些所谓的君子一丝不挂,皇帝的新衣。他们揭去了整个人类的假面。异类也可理解为乏人问津的书,别人不愿读不敢读你去读就获得了别样的天地,别且你会知道直接面对文本比道听途说真切的多。在这儿没有先入为主的教条,没有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只有一颗颗安静的心灵在静静的交流,岁月的小河静静的流向汪洋的海。比如《金瓶梅》,别人听到的全是淫,而我读到的全是泪。《圣经》没几个人通读完,我读完了,不是作为宗教经典,而是作为人类心灵的读物,淘洗心中的恶与浊,去忏悔、去获得谦卑的心魂,圣经中没有天堂只有苦难。当代有一位散文大家叫王开林,安静的写作,而最具鲁迅的神与髓,每次面对他都觉静气开阔。异类读书法是个性的体现,读书就是阅读自己、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美与至善至真至纯的事物,一个人只读市面上周知的东西永远是庸常的,任何时代都拒绝平庸。许多人对学术著作摇头,在这个世界上最寂寞的不是宗教读物而是它们。任何变革者首先是个学者,他不但能坐下搞学问,,而且能起而搞天下。学术著作是始终是少数人守望传承。我从厨川白村到尼采、叔本华、斯宾诺莎、黑格尔、海德格尔等等,一是感到了自己的无知与渺小,同时也增强了征服欲。读书说到底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探险。试想一个人只在自己看懂的书里转圈圈怎么进步?
六为契合法。也可称为融通法,以搞文学为例,一定要通点文学、史学、哲学、艺术。一切学问做到火候不外一个通字。凡大学问者皆通文史哲,自古如此,并且他们都对艺术感兴趣,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爱因斯坦是个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金庸年轻是时迷恋芭蕾舞。包括站在台上的你们的师哥我,喜欢高歌,爱吹箫、善模仿,想学吗?有空教你。音乐歌唱讲究气,有声断气连之说,书学讲究意,有笔断意连之说,这断而未断就是相通处,正如戏曲里的似与不似之间。你要想成为大家首先成为杂家,即便不成为什么家,做一个有情趣的人,也应多学一些吧。
当我知道阅读可以作为一门学问来做的时候,我欣喜不已,又忧心忡忡,因为时下挂着学问的名太多做学问的太少。书海无穷,人世有限,一生读不完天下书,然而就在于读书的心境与情趣。近代学人多有打通中西之志,我也有,不过只是一个小中西,留下的仍是身后的大困惑。中西文化仍在碰撞中前行,我所做的只是一个传承者。阅读一旦有了境界,你会感觉与尘世有一段荒寒的距离,这就是王国维所谓人生第二境界。阅读是愉悦的,有时我会笑,可你们看我眼中尽是泪。
如果信仰是自由的,那么阅读也是自由的,请忘记我所用的读书之道,愿阅读与我们同在,阿门!
愿阅读与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