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学就走进了自修的大课堂,一要阅世,二要阅读。
道为万物之理,读书亦有道,李某不才将些许阅读方法捧出与有心人共参,并非首创。
一为根源法。文化有其源头,要了解中国文化,一定要读,《诗经》、《春秋》、老庄等。要了解西方文化要读《荷马史诗》、《圣经》等。读后你会明白后世的文章都有它们的影子,五千年后的书依然藏着五千年的智慧,不信你看书的背面。当然读源头著作起初要有注释本,一旦掌握了,可抛却注释,直接与古人对话,收获更大,一旦读通了古典著作,再读后世之作,就如高山流水,顺流直下,毫无遮拦。上面是自上而下的根源发,下面就是自下而上的。起初读书时,我无法与孔子对话,只好捧起李敖,于是从现当代追到民国、清朝、明朝、唐宋、魏晋、两汉、先秦,这也可叫作溯源。其实这种阅读好比在河里游泳,上下自在,顺逆自如,冷暖自知。
二为经典法。根源的东西多会成为经典,经典的东西就未必是根源了古今中外被淘洗了上千年上百年的精品名著,都是我们无穷的食量,穷其一生也吃不完。拿中国来讲,先把四大名著读完吧。为什么这样说。中国的文化到了明清之际是个总结阶段,吃透了它们,上可窥先秦知魏晋,下可追五四而超越当下。我们常说读书养气,以这四部书为例。三国是兵家、法家、儒家、道家、墨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的综合物。充满智慧,充满刀兵气;为政之道、为人之道、用人之道尽在其中;仁厚之气、战斗力皆可蕴藉。要想成为一个具备阳刚之气的男人,而不是整日的奴才相,懂得自由的可贵,那就读水浒,粗犷是男人的天性,好汉就是这样炼成的。你想永葆童心吗,你想了解佛学吗,你想追问人生的意义吗?那就读西游记,他会告诉你生命的意义在于自由与充实,在于为人类。别以为西游记事儿童的神话、成人的童话。我实在告诉你们它比其它三部深得很呐,在灵魂最深处你会和他不期而遇,因为它是中国的神曲。你想具备高贵的品格与气质吗,你想知道如何尊重女性与爱她们吗?那就品读红楼梦吧,别说贾宝玉阳刚不足那是他对女**的深沉,别说林黛玉多愁多病身,那是她爱的忠贞。反复阅读他们吧,把他们当成朋友、老师。互相影响,气就是这样养出来的。
三为系统法。读书要有系统成效才大。系统可大可小。一类书一套丛书,一个人的书都可称为系统。高中时我得益于东方出版社的那一套文化著作,著者有钱理群、谢冕、耿占春、王洪生等,受用至今。一个人也可称为系统。仍以我为例,十八岁那一年迷上了李敖,那一年把他的书和关于他的书读了个遍。隐隐然以为自己也成李敖了,阅世的眸子竟然有了李敖的眼神,(哈,有点夸张。)现在谁要让我讲李敖,我能讲出一部书来。(更夸张)系统阅读获得扎实整练的知识,当然要做笔记。系统阅读就是做学问的方法,所谓占有资料,你占有了吗?
四为性格法。前面讲过读书养气,养气是为完善性格,完善性格是为重塑自我。一个内向的人可通过读外向型的书让自己开放一些开朗一些,一个外向型的人可通过读内向型的书让自己内秀一些持重一些。达到中和之美是一种境界或几近中和。读书是一种补充营养的过程,缺什么补什么。在此我推荐几个人的书,想开朗一些的人可读李敖、孔庆东、王朔、韩寒的书,因为他们离咱们很近,第二,他们的语言多为口语,鲜活地没距离感,,读他们的书你会主动说话并很会说话,第三,他们似癫狂实清醒,大荤大素,青菜萝卜,满汉全席,古今中外混在一锅煮,杂而不乱,酣畅淋漓。想内秀一些的,可读梁实秋、梁玉春的书。席慕容的书适合女孩子,如水如歌、婉约至极,有古典韵致。想灵气一些、可爱一些的可读三毛、简帧的书,清少纳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