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劳教场所民警直接管理工作,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举措,是劳教场所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探索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警察的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场所持续安全稳定;有利于加强警察队伍建设,提高民警察的综合素质,使警察队伍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
当前,劳教场所警察直接管理工作正在普遍开展,广东省增城劳教所是一个很好的示范,该所民警直接管理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结合劳教场所的实际情况,笔者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推进直接管理,必须改变观念。
观念的改变就是思想的解放。劳教工作50多年来,时时充满着机遇与挑战,如果不解放思想,一味因循守旧,一切按部就班,势必错失良机,延误场所建设与发展的步伐。但是不能回避我们当中的一些同志思想观念上存在与当今形势不适应、不协调的现象。比如一部份同志保守思想严重,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巳经取得的成绩,不接受新生事物,怕出事,过于求稳;一些同志受经验主义的约束,抱着原有的经验做法不放手,对于成功的经验只继承不发展;还有个别同志本位主义严重,对直接管理患得患失,没有大局观念;这都是严重障碍我们全面推进直接管理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摒弃旧的思想观念的约束,坚持以科学正确的思想推进直接管理工作。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推进直接管理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作为管理者的的警察和被管理者的劳教人员,是直接管理的两个要素。直接管理就是进一步明确管理者的警察直接操作的具体事项、具体内容、具体做法,使到警察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应当免却的责任”有了具体的依据,有利于维护警察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克服警察在日常工作中“只动口,不动手,少动脑”的陋习,使广大警察更易于准确把握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和公正执法的尺度,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挽救环境。
在直接管理过程中,劳教人员与警察的直接接触机会将进一步增多,两者之间的情感和思想沟通也将进一步加强,更加直接,从而更及时有效地维护劳教人员的合法权益,以形成和谐的教育改造氛围,不断提高教育挽救质量,更好地做到公正执法,做到以人为本。
2、树立服务意识,推进直接管理。
劳教工作时刻为社会治安,社会稳定服务;反之,我们的工作是为劳教事业服务,为大局服务,核心就是服务。作为劳教人民警察应该牢记为大局、为劳教事业服务的综旨,乐于奉献,积极服务,才能做好直接管理工作,才能为劳教事业的健康发展赢得支持。
推行直接管理,必须要改变以往工作中的一贯做法,彻底打掉“拐棍”、“假手”,由警察亲自完成以往劳教使用人员代行的各类事情。不少警察心中或多或少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搞直接管理等同警察直接操作,给自己添麻烦,加重工作负担与工作压力,有的认为搞直接管理要警察亲自做的事情比以往多了是贬低了警察的身份等等。这都是没有服务意识,或者服务意识不强的错误思想。树立服务意识要真正做到与劳教人员、劳教家属心相通,情相连,意相融,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劳教人员的改造状况,及时帮助劳教人员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对劳教家属热心接待,耐心解答,真心帮助,把真情和温暖送到劳教人员及其家属心坎上。树立服务意识就是要像父母一样不辞辛劳持家哺育儿女,就是要像老师一样手把手教育劳教人员改过,就是要像医生一样关心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