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
创建活动,具有实践性强、社会影响广泛、群众参与程度高的特点,是把先进文化推向全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基层的重要途径,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通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先进的文化教育、激励、鼓舞群众,提升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素质。
——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要突出主题,增强服务意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要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为全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个主题进行设计载体,引导和教育干部群众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在党员干部中继续深入开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教育活动,推动干部职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努力形成与现代化建设和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和服务水平。在城镇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校园”、“绿化达标先进单位”、“园林式单位”、“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创佳评差先进单位”等的评选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在农村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送温暖、献爱心”、扶贫帮困和迁移式扶贫等活动,组织宣讲团、专业文艺团体到农村慰问演出,组织医疗队下乡
——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着力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全民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落脚点来抓,不断加强各级各类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校、市民文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站)等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在全民中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艰苦奋斗”、民主法制等的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颂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使全县人民始终以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绿色##经济建设主战场。
——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求新求实求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就在于不断创新创建的载体。要围绕服务“三农”,走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路子,推出“联户扶农”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载体,并以城市文明为先导,建立扎根农村的“精神文明桥头堡”。一方面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县城骨架,加强市政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创建良好的硬环境。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题的文明行业竞赛活动,努力形成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在抓好县城创建的同时,坚持做好各类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科技人员、各类经济组织与农村结对共建、结对帮扶工作,实行经济、道德、科技、法制、文化扶农五并进,增强扶持对象的造血功能。强化目前已有一定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电影站、广播站、农技站等基本阵地不能丢,村村普及黑板报、图书室、文化娱乐活动室,创办“读书角”、“道德评议榜”、“荣誉榜”。鼓励群众发扬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在乡土走出一条“文化之路”,帮助农村青年参加自考、夜校、函授、电大等学习,使农民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升生活品位,建好“精神文明桥头堡”。
新村建设以发展绿色经
党章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