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拓展了文明村创建的新思路,丰富了“抓思想教育、治旧变新;抓经济发展,治穷致富;抓社会治安,治乱变安;抓山川秀美,治荒变绿;抓计划生育,治超变优;抓文化科学,治愚变智;抓阵地建设,治无变有;抓环境建设,治脏变美”的“八抓、八变”新内涵,符合##实际,体现地方特色,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进步,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践了建设先进文化能力,就是要带领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真理。
——坚持把硬环境建设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体现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我们把发展文化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上,不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使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总揽,投入大量资金,强化基础设施,使城镇功能日益完善,并涌现出两个省级文明集镇、8个市级文明集镇、10个县级文明集镇;科技兴县投入不断加大,抓教育兴科技,提前实现了普九目标;文化基础阵地建设发展迅速,开通了有线电视,实现光缆联网,乡乡建起业余党校,大部分村建起综合活动室,并配备了必要设施,这对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蓄积了极大的发展后劲。实践了提高先进文化能力要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目标。
——坚持实施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方法,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我们坚持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文明县城创建、千里精神文明长廊建设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及群众性文化活动为重点,实施了“十星级文明户”深化评选,“千百十”评选工程(1000名文明户标兵,100个先进管理村,10个先进组织乡镇),“466”示范工程(4个示范乡镇,60个示范村,600个文明示范标兵)、开展了文明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出了5个市级文明示范窗口,12个县级文明示范窗口,命名了240多个省、市、县级文明单位(机关)、118个市县文明村和各类先进典型。精神文明建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带动了整体水平的提高,实践了代表先进文化方向,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建设力量的任务。
不断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
——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要以民为本,践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引全党全国人 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根本指针,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指针。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真学、深学、真信、深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其“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主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使人民群众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就必须要以民为本,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神文明一切创建活动都要以民为根,以民为本,事事处处体现爱民、亲民、便民、为民的工作作风。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标准。
——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二为”方向,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发展上。群众性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