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发、发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施绿色战略,建设绿色##”等思想解放先导工程,提高了全县人民思想素质,增强了向心力、凝聚力,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坚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扎根于群众,普及于群众”,在县城区开展了以“美化、亮化、净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化”工程及环境综合治理;在农村继续进行了十星级文明户深化评选,实施了“2345工程”和“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在城镇开展了“软硬齐施”的文明城镇创建活动;在全县城乡开展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活动;在各行各业开展了“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及“创佳评差”活动。在全县形成了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使精神文明建设日益由单一、分散向集中、综合性、经常性发展,围绕经济建设,覆盖面不断扩大;从形式到内容,从深度到广度,都有新的发展;精神文明日益向系列化、规范化发展,成为两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落实城乡的有机载体;精神文明建设日益由专业部门向全社会发展,实现了全党动手,全民参与,各行各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实践中贯穿着建设先进文化
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坚持深入、持续的理论学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促进了广大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我们紧密结合县情,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建设先进文化能力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其中,努力探索新方式和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以及围绕经济建设开展的“三个有利于”、“发展是硬道理”、“开放、开发、发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迎战西部开发,建设经济强县”、“实施绿色战略、建设绿色##”等主题教育活动,富有成效。对全县干部群众素质的提高和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起到了直接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提高代表先进文化能力,就是要以人为本,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劳动者的要求。
——坚持精神文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提高先进文化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大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力度,围绕实现“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文明大跨越”宏伟目标抓创建,使精神文明建设的“魂”,牢牢地附着和渗透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体”上,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统一起来,促进了全县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共同进步,实践了提高先进文化能力必须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的主题。
——坚持抓重点、创特色,不断探索新途径。从县情出发,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和分层次、重实效的原则,按照抓重点、抓特色、上台阶的总体要求,广泛深入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实施了“2345”工程,即“两建”(林特建家园,文明建新村),“三通”(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四化”(住宅白墙化、庭院绿荫化、厕所标准化、厨房清洁化),“五改”(改水、改圈、改灶、改善农家环境、改变村容村貌),体现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