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遵循执政规律。执政55年来,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这就是: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些成功的执政经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就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由此可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泛的系统工程。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目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上是好的,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党员干部中也存在着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等破坏党群血肉联系的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从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和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切实解决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本质,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首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思想观念支配着人的行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统一的观点、既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其次,要努力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既有为群众服务的主观愿望,又有为群众服务的实际本领,切实为群众谋利益,让群众得实惠,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再次,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党风不正,会使党脱离群众;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