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民警的意见,减少和防止随意性,杜绝“拍脑袋”工程和“面子”工程,让政策、决策等制定得更加科学合理,从源头上防止不和谐现象的发生。二是要边建边纠。要在决策、制度及利益调整等措施的执行过程中,抓好“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对正在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切实做到责任不查清不放过、问题分析不透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要切实做到对欠民警的"感情债"要用真情和爱心还,对欠民警的"经济债要"用赔偿和补偿还,对欠民警的"公平债"要用正直和正义还,让缺失纠正和缺失如影随形,始终保持同步纠正解决趋势。三是要亡羊补牢。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或错误,要切实畅通投诉、信访、复议等救济渠道,进一步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严肃追究,并积极探求其中带共性的问题,做到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及时填补漏洞,形成事后有效救济的长效机制,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
(三)构建公安和谐文化以提高公安民警素质为必要条件。
我们构建的公安和谐文化,以民警个体自身的和谐为基础。要实现民警自身和谐,必须健全素质培养机制,提升民警综合素质。
1、培训民警良好的政治素质。要认真开展讲政治、讲团结、讲廉洁、讲务实、讲创新、讲风格为主要内容的“六讲”活动,尤其要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带领干、带头干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和谐意识、大局意识等在全体民警中入脑入心。
2、要培养民警良好的心理素质。要让民警做到“四个正确对待”:一是正确对待社会。要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等祟高的情怀激励民警,培养民警对国家、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二是正确对待集体。要引导民警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让民警明白个人与集体是唇齿相依的道理,培养民警的奉献精神。三是正确对待他人。让民警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换位理解他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在对待相互间的矛盾和问题时,通过做耐心工作解决而不是姑息迁就;在利益有冲突时,采取通过沟通、协商的方式去解决,而不是不激化矛盾。四是正确对待自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正确的荣辱观,遇到困难不自暴自弃,面对荣誉不心态失衡,掌握权利不忘乎所以。
3、要培养民警良好的业务素质。除了要具备全面的专业技能外,还应着重培养以下素质:一是要有理性的思考。要让民警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思考工作成为一种习惯。二是要有清晰的思路。做到对承担的工作既有通盘考虑,又有具体可行的措施和进度安排,防止出现“见子打子”,“老牛拉破车,哪里天黑哪里息”等被动现象的出现。三是要有务实的作风。要有“一杆子到底”的工作勇气,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构建公安和谐文化以警民互动、警企互动等为重要支撑。
构建公安和谐文化,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局限于公安系统这个小环境,而应走群众路线,跳出公安谈公安,做到“眼睛向内,耳朵向外”,高屋建瓴,立足于社会大环境成就大气候。为此,一是要深入开展警务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学校、进工地、进乡村等“六进”活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构建公安和谐文化的相关评价,及时采纳其合理化建议,奠定公安和谐文化的群众基础。二是要深入开展“阳光警务”计划,大力推广“警营开放日”、“警务一日体验”、“爱民月”等活动,向人民群众展示、让人民群众享受和谐队伍建设的成果,营建警民互信互助的和谐氛围。三是要充分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科学管理文化,实事求是地加以批判吸收并上升为公安和谐文化,使公安和谐文化真正是“大家”之文化而不是“小家”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