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得失,关系到构建公安和谐文化是不是成为一句空话的问题。我们认为,公安和谐文化在作用于和谐队伍建设上应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在领导层面上,有良好的公信力。《管子》云:卿相不得众,国之危也;兵主不足畏,国之危也。“不得众”、“不足畏”,表象在缺乏公信力,本质在不“和”。我们领导在处理与民警关系时,要以人文的关怀加以引导,让民警“心服口服”,如果没有以内心和谐为基础建立起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则必然导致领导“不得众、不足畏”的不利局面,公信力必然大打折扣,势必影响公安事业的健康长足发展。反之,则能“得众、足畏”,民警信服而乐意跟随。因此,和谐必然出公信力。
二是在纵向层面上,有良好的执行力。比尔.盖茨认为,在未来的10年内,微软公司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华尔街日报》评论“执行力”是“当今时代最具操作性的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如何解决执行力问题,也是我们构建公安和谐文化需要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我们认为,在一切管理要素中,人是最根本的要素,也是最活跃的要素,解决好“人和”的问题,是解决好执行力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所谓人和政通,先“人和”而后能“政通”,“人和”是“政通”的重要载体,是各项政策措施在贯彻落实过程中不走样、不变味的关键环节。人不和而政通者,自古未有。因此,和谐必然出执行力。
三是在横向层面上,有良好的协作力。我们的和谐队伍,是一种“同志+朋友+兄弟姐妹”的关系,强调在共同利益的扩展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拓展,在追求和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尊重和顾及别人的发展,必然在横向协作上,表现为互相补台,呈现出一种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双赢、多赢、共赢局面。因此,和谐必然出协作力。
公信力、执行力和协作力的高低是我们评判一个队伍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也是检验公安和谐文化是否成功作用于公安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一些基层公安队伍公信力不强、执行力不够和协作力缺失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应积极探索构建公安和谐文化的新路子,全力打造和谐队伍,全面提升队伍“软实力”,为迎接新挑战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构建公安和谐文化的主要途径。
(一)构建公安和谐文化以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为先导。我们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就是要引导民警用和谐的眼光认识问题,用和谐的思想分析问题,用和谐的态度解决问题,不断促进公安队伍内部和谐。一是要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和谐思想营养。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和谐是其基本精神之一,历来为先贤哲人所倡导。如孔子提出的“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提出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等,无不包含了朴素的和谐思想。把公安和谐文化扎根于历史的土壤,有助于理清和谐思想脉络,切实提高构建公安和谐文化的坚定性。二是要积极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要通过创造政治性和艺术性辩证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等,把公安和谐文化建设逐渐内化为全体民警的道德养成、精神追求、行为方式,通过全方位融合,多层次塑造,切实提高构建公安和谐文化的自觉性。三是要积极营造和谐的思想舆论氛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积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通达警情警意,疏导民警情绪,努力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公安民警在构建公安和谐文化的实践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切实提高构建公安和谐文化的参与性。四是积极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通过在公安机关深入广泛地开展“构建公安和谐文化,打造和谐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