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连云港市委常委议港会议精神,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好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对开发区特别是临港产业区的公共基础项目建设、城市建设资金投入等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抢抓机遇,率先跨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以来,在连云港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连云港开发区抓好用好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关于连云港发展的重要指示以及江苏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连云港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主动呼应连云港市城市发展战略东移,围绕打造“苏北产业层次最高区、改革开发和体制创新先进区、科学发展示范区”,突出实践主题,以临港大开发为突破口,强力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近4年来已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00多亿元,连云港临港产业区的基础开发已基本完成,功能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承载产业项目的能力大为增强,宜居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社会经济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在连云港开发区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我们始终做到“四个坚持”:
(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搭建承载项目的平台
为充分发挥连云港的后发优势,在新一轮开发建设中实现跨越式发展,连云港开发区坚持高起点规划,以突出“生态、滨海、和谐”的城市特色,邀请了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依据《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了《开发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中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猴嘴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花果山大道城市设计》等不同层面的总规、控规、景观设计,实现了规划超前覆盖。为完善配套齐全的功能设施,提高承载项目的能力,开发区以深化规划研究,细化规划编制融入生态等元素,科学合理的布局环保设施,先后组织编制了中心区、宋跳高新区、大浦工业区、出口加工区、临港产业区等区域环评和环保规划。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布局为先导,为加快园区的科学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改善投资环境,为聚客安商铺就“新光大道”
在推进科学发展中,连云港开发区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配套,项目承载能力不强的问题,认真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在高起点规划的引领下,以临港开发为突破口,抢抓机遇,负重爬坡,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2009年以来,全区共完成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100多亿元,新修道路总里程282公里,形成了以花果山大道、东方大道、黄海大道、大浦路、临洪大道等“三横七纵”道路主框架;回填场地6.63万亩,拆迁房屋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完成海滨新区抛填8180亩,并同步建设了银桥变电所、虎山变电所、自来水加压站以及配套的给水管道、供电线路等功能配套设施。
在加快推进临港开发建设中,连云港开发区重点抓好“五园五中心”建设,即加快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航天科技、日本生态科技等“五个产业园”和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创新药物研究、科技创新服务、东部新的商贸物流、人力资源开发与服务等“五个中心”的建设。与此同时,按照城市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齐头并进的发展要求,连云港开发区加快了五星级喜来登酒店、久和国际新城、凯捷利“东方之珠”、德兰家居广场、光伸建材市场等一批商贸和宜居设施建设;依托中云火车站升级改造,重点推进东部公交总站、东部客运站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同步建设伟恒shoppingmall、嘉年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