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等三个文件。《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县(市、区、旗)党委书记、县(市、区、旗)长一般每月安排一天时间接待群众来访,信访问题突出的地方要适当增加接访次数。这一举措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体现,是正确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形式,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市群众信访工作和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坚持贯彻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以化解社会矛盾为主线,以巩固平安市建设成果、构建和谐社会为载体,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使全市社会政治和治安秩序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态势。
(一)坚持两个到位,确保一个目标。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市委、市政府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信访和稳定工作,明确提出,要组织专门力量,分期分批集中解决存在的信访突出问题和社会矛盾纠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对这一工作作了强调,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认清了形势,统一了思想。二是部署落实到位。从去年3月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排查化解工作。市委办、市政府办、市联席办先后下发了《来宾市集中开展重信重访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来宾市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联合执法行动工作方案》、《来宾市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实施方案》、《来宾市领导包案下访,集中开展信访突出问题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工作方案》、《来宾市2009年领导干部(县、市、区委书记)公开大接访(下访)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各项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时间安排、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等,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构建一个平台,开展五大活动。一是利用群众工作机构这个平台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和公开大接访活动。我市各级群众工作机构实行县、镇(乡)、村(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三级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矛盾纠纷形势,研究解决矛盾纠纷突出问题;群众工作机构建立健全了重心下移的排查调处机制,在工作布局上,重心下移,重点放在乡镇和反映问题较多的单位;在矛盾调处上,群众工作关口前移,加强信息情报工作,提前介入,超前化解,确保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事端发现得早、控制得好、处置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群众工作机构每月排查一次,并在重点时期开展集中排查,及时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掌握各种矛盾纠纷情况;对群众最急、最需、最盼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能解决的即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向群众作好解释,说明原因,承诺解决时间;群众工作机构主动、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源头上化解群众的怨气和矛盾,把问题解决转载请注明出处在基层,把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始发状态。如象州县在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不仅县委书记本人直接公开接待上访群众,县四家班子成员全员参与,县直部门、乡镇领导、村委(社区)领导也联动参与接访。接访地点均安排在群众工作部(站、室),每个工作日都安排有县领导接访,县委书记、县长每月接访不少于2天,其他的县领导接访1天以上,各镇(乡)党委书记、镇(乡)长每月接访不少于2天,镇(乡)三家班子其他领导、县直各单位领导每月接访不少于2天。在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中,各级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