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党员学习心得 >> 正文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总结

部动态”、“活动方案”、“文件汇编”、“领导讲话”和“学习园地”五个专栏,及时把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各种信息、学习计划、活动方案等发布,供党员学习时参考和师生的监督,加快了校支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信息的沟通与传递,进一步扩大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宣传覆盖面,为广大党员在家自学和即时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

   下一阶段,校支部力求在推陈出新,“走出去”和“请进来”并举,演讲、培训和展示同行,以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将“保先”教育引向深入。
   (三)学习过程亮点感人
   七月流火,天气酷热,党员们的学习热情同样高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先进性”。杨育球支书、周思义副校长、覃劲烈副校长,在假期要到南宁参加岗位培训学习,周汉雄、黄志强、周丽琴、徐绍欢、韦锦坚、黄伟正等人到南宁、桂林参加学习,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习和交流的机会,韦兴生同志除了负责支部“保先”活动组织外,每天坚持做学习笔记,并且写下了多篇自己的心得体会,充分体现了一位老党员的勤奋刻苦的精神。杨伟明校长家住城区,为了不耽误学习,假期里长期住在学校,时常与支部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吴润霞同志身为支部宣委和女生辅导员,当她了解到女生洗身房排水沟阻塞的情况后,冒着酷暑组织人员清除淤塞。这些令人感动的情景,无疑给先进性教育学习活动添上了浓浓的一笔。
   二、先进性教育基本体会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搞好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党员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体,必须把解决好党员的思想认识问题,作为搞好教育活动的前提紧抓不放。以思想认识的不断提高,带动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注重激发党员的内动力,增强党员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自觉性,从而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我校党员对这次全党性的学习活动很珍惜。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是搞好教育活动的重要保证。领导带头学,党员认真学;始终坚持书记是教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领导责任制。努力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构,抽调精干力量开展日常工作,加大对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检查力度,以确保教育活动高标准、高质量。学校同时成立了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群众监督评议组和宣传通讯组,努力实现“三个确保”。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意见
   我校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一是在学习的深度上有参差不齐的现象,有的同志只满足于一般的读了、听了、写了,联系实际消化理解、融会贯通不够;二是支部年轻党员比较多,党员在理论学习与联系实际方面还需要更加紧密,党性修养和理论素质有待更进一步提高。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政治任务,要将学习贯穿整个活动始终。在下阶段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务实的工作作风,狠抓保先活动的措施落实,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提高党的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办出真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党支部从三方面抓好先进性教育学…
       中共党员保先教育学习心得二十五
       快板词——先进性教育赞
       机关共产党员要做保持先进性表率
       牢牢把握共产党员先进性根本要求
       党性分析报告
       学习培训阶段总结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
       学习动员阶段情况总结办公室党支…
       党先进性是具体历史
     
    法院申报全省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材…
    清明节是哪一天?
    市政工师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幼儿园最新学年第一学期研训计划
    交通廉政文化建设情况调研
    脚踏实地创先争优心得体会
    校长秋季运动会开幕式讲话
    教育局现代化发展实施意见
    企业双向选择优化组合改革总结大…
    解读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
    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章程知识竞赛题目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党课材料党课提纲共产党员必
    党课材料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
    党课材料坚持科学发展观永葆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党
    党课材料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
    党课材料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
    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党课材
    党员学习心得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