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一批接受了这种思想意识的工人队伍形成的一种组织,这种组织按照工人阶级的思想意识总是站在历史的前头,引导革命和建设不断发展。
二、党的理论先进性
党的理论先进性是党对时代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规律性的回答。
20世纪初,列宁创建的布尔什维克党是先进的,是因为除了它是苏联工人阶级政党以外,有列宁主义理论作指导,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20世纪40年代,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共产党是先进的,不仅坚持了列宁党的阶级基础,而且发展了列宁主义理论,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了两条原则,一是坚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阶级基础原则,一是坚持了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理论原则;20世纪90年代,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理论的指导下,苏联共产党抛弃了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经不起和平和发展的考验,失败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们面临四大问题需要回答,一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问题,二是社会主义遭受挫折带来的执政党问题,三是改革开发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新问题,四是党自身状况带来的现实问题。回答这四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中找不到答案,是邓小平、江泽民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理论作了回答,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执政学说。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高度民主和完善法制的基本观点、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观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是指适合科学技术发展的经济关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代表发展科学技术的经济关系;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涵盖的科学知识,前进方向是指大众的、健康的和进步的科学知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代表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涵盖的科学知识中的大众的、健康的和进步的科学知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广大人民是指所有公民,根本利益是指物质文化需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代表所有公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概括“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本质内容,是要求共产党要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协调的、持续的、统筹的发展理论,全面就是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社会各个领域,协调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保持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和彼此促进,持续就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同人口、生态、环境和资源相互适应,统筹就是中国的发展必须兼顾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发展。党的执政学说是由党的执政能力内涵,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构成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执政学说,除了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以外,回答怎样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到底。
显然,先进的理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