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也好,我们提出的目标都是“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通过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所怨来改进作风,树好形象,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从党员的职责来看
我们的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作风和形象是通过每一个党员来体现的。从大的方面看,党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从小的方面看,党风则是每一个党员思想、工作和生活态度的集体反映,是品格的体现。党员从他入党的那一天起,就明确了他的理想与追求,就界定了他的权利和义务,就注定了他要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去奋斗终生。
对于这个职责,有些人记得清楚,有些人却记不清楚,有些人则根本背叛了它。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就记得清楚,成克杰、陈希同、胡长青等就根本背叛了共产党人的职责。
当然,人民群众看党的形象不是看几个典型,也不可能天天接触到中央、省市级干部,而接触最广泛的还是天天同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党员干部。所以,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党的形象,代表了干部形象,尤其是在窗口部门、权力部门工作的机关干部。
所以,作风建设不是空的,不是哪一级组织、哪几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党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新时期党员先进性的内涵与要求
所谓先进性,即党员要“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这种带头和桥梁作用,来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这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根本,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党员的先进性问题。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把先进性作为党员的应有品质和精神风貌,作为保持党的性质的首要问题。
列宁在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时,认为共产党的力量与其说是取决于其数量,倒不如说取决于其质量。可惜,后来者忘记了这个道理。事实上,俄共2万人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200万人时,打败了希特勒;2000万人时,亡了党也亡了国。所以说,先进性是一个政党的灵魂。
共产党的先进性既具有延续性、继承性,又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它的内涵是延续的,内容又要体现时代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进性有着不尽相同的具体内容。在战争年代,先进性体现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建国初期,先进性体现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它们都是党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任务提出的要求。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那么党员的先进性应体现在哪里呢?它又有什么新的要求呢?
江泽民同志曾经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奉献;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在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
江泽民同志的论述,实际就是诠释了党员先进性的内涵与要求。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我们可以将先进性理解为:坚定信念,积极进取;牢记宗旨,执政为民;增强本领,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