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性质和宗旨,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全新的历史性课题,必须及时地、郑重地向全党提出这个问题,使全党同志保持高度的警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并作出了防止资产阶级腐蚀和反对突出个人的“六条措施”。随后于1950年起,先在领导干部中进行整风,接着在全体党员(新党员占当时500余万党员总数的70%)中开展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这是党在执政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事实证明,这次教育活动对于党在执政初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执政55年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大大深化了。鉴于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及国内改革发展和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告诫全党同志: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我们党强调,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广大党员的模范行动来体现。全党同志要通过学习教育,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随后中央发出指导性文件,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作出具体部署。这清楚地表明,我们党按照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紧密相联,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执政成效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是我们党为进一步加强自己、完善自己作出的又一次重大的努力。
回顾和对比历史与现实的这两次大的教育活动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同样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同样是两个会议、两个决定、两项行动。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及有关措施要求,促进了建国后的第一次整党学习教育;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带来了业已启动的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历史的比照,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高对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意义的认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思想教育的优良传统,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和党自身的变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决心,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提到全党面前。2005年1月5日党中央召开动员大会,标志着教育活动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要确保整个教育活动积极稳妥地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成效,全党同志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
——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贯穿始终。在广大党员中加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的观念和优良传统的教育,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广大群众共同前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要引导党员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学真信真用,认真学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关文件,深化对党章关于党员义务和干部条件规定的认识,明确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认真解决理想信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挥表率作用。
——按照中央的要求,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要把是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对应当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要集中力量切实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作出说明;整改效果不好、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在上级党组织的监督下重新进行整改。这样将使先进性教